苗承瑞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对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相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精神内涵。
一、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一)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阅读虽然难以改变个人命运,但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对生活的认知。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更加理性的认识世界,正确看待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小学生必读教材中具有许多正反面案例,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能够汲取教训、增长见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当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能够积累到大量的素材,这样不仅能够对作者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够细致分析字里行间的精彩,进而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与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博览群书,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知识素材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具有信手拈来的感觉。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
(三)阅读可以扩宽学生知识视野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大量的知识,进而扩宽他们的知识视野。随着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大,学生也会逐渐具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学生就会被主人公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意志感染,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都会对人格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师未能给予阅读足够重视
现阶段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学生阅读意识较为单薄,难以充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意义。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往往是为了应对阅读理解题进行的,而未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会逐渐降低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激情,阅读对于学生而言甚至可能会变成枯燥乏味的内容。
(二)阅读范围有限
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阅读教学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中。语文学科是具有综合性特点,因此需要许多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补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积极为学生开阔视野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却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只停留在教材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因此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我的祖国母亲》时,若教师仅仅依靠课文是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但是若适当加入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到更多的素材。
三、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加强阅读词句训练
词句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重要元素,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对词句的认知出发,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分析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尚未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所以反复的阅读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布置好预习作业,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围绕着文章的中心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当完成初步阅读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同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草原》时,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再布置相应的生僻词让学生进行分析与理解。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轻松,学生也可以更快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学生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到阅读学习之中,进而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阅读。例如在教学《长江之美》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收集与寻找与长江之美相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长江的雄伟壮阔。之后在课的开始阶段,各个小组推选出优秀资料进行班级内分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江的印象。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担任小导游对长江进行介绍。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去上阅读课,在整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专注度。
(三)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实并不难,但是若想进行高效阅读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还是许多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学习,提高阅读效率。小学生基础能力较弱,在阅读时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影响阅读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如教师可以传授学生如何提取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如何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让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语句的习惯,通过阅读这些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积极研究教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拓展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历艳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
[2]薛仁君.讨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1).
[3]焦艳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7).
[4]王秀华.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农家参谋,2018(1X).
[5]姜文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