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高中是学生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进步敬献一份绵薄之力。
语文学科对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好的作用,它能够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和见解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见地,促进学生成长为综合性素质人才。无论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口头表达能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地培养,进而使这种能力得到发展,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听教师讲课即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有深刻内涵的文章供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逐步地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优化,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高中阶段正值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让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语言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同步进行。学生只有想得多,思考得多,才能够说得清,说得好。同理,学生只有多说,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步地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更为广阔的思考,从而获得思考的灵感。
“核心素养”包含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而这两点直接关乎到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教师必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而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学会积极、乐观、健康地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切实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让高中语文教学内涵得到发展。教师不难发现,高中语文教学编排中许多地方都设置了学生的思想教学部分。教师需要正视这些教学细节所能带给学生的深刻意义,促使学生学会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待问题,懂得欣赏真正的大美,促进学生全面、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和问题,让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体系,健全学生的人格。
例如,教师在教学《祝福》一课时,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思考“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命运,让学生学会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意义观念,理解早期中國封建思想的危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祥林嫂称谓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懂得从文章的描写细节入手理解文章。教师的教学重点要始终围绕着学生对于这一时代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代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随波逐流,让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并拥有客观分析事物和问题的能力。
民族精神和爱国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点内容。无论高中教学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安排多么紧凑,教师都必须充分地重视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让学生学会挑选学习的内容,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紧密联系,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而文化传承又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二者进行串联,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认同中华文化,懂得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理解、吸收、选择文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教师强调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极其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地树立起文化自信,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就应带领学生充分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了这首词,让学生学会透过文章的写作背景来了解作者在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深刻理解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的斗志,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个体的核心素养不但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状况,更能够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状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切实以四大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点,注重“教书”的同时注重“育人”,促使一代一代的学生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行传承,让民族精华得以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中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