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王妍玮
摘要: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华盛顿协议》和我校专业认证大背景下,针对《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及其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地方性高校课程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制造系统;项目教学法;项目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161-02
为了适应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职业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不仅重视知识内容的传授和教育投入,更重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2016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工程师国际交流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如何贯彻“以结果为导向、以专业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也给高等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现专业教育国际认证,提出了新的挑战。《自动化制造系统》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以应用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工程案例使学生研究《自动化制造系统》应用案例和构建实验模型。使学生不仅要知道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是什么,还要掌握如何应用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解决工程问题,为以后的实际应用做好前期的铺垫。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个相关的工程项目,其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学习”;(2)由原来的单纯理论学习变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由原来的验证性学习方式变为探索和验证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地去学习探索,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项目教学法在《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尽可能地将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借助各种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搬到课堂上来,将真实工程案例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对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加以介绍、总结、梳理和扩展,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制造过程自动化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自动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法;制造系统自动化控制;制造系统物料的自动化传输;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监控;制造系统的自动化装配;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的选择
1.工程项目来源于工程实践,获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为地方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过程中获得;(2)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科研课题过程中获得;(3)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获得。
2.在选择工程案例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案例与学生所学基本理论的结合程度;(2)工程案例是否可以进行拓展,更多地将所学理论包容进去;(3)是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等因素。
3.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如下工程案例作为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及引入目的如下:(1)项目名称:柔性制造系统建立;目的: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系统建立的方法。(2)项目名称: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掌握控制系统设计前应明确的问题,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3)项目名称: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中搬运机械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4)项目名称:自动导引式物料搬运小车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中自动导引式物料搬运小车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5)项目名称:零件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零件质量检测系统在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作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检测与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6)项目名称:滚动组件自动装配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自动装配系统在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作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自动装配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项目导入过程
下面以零件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为例,介绍如何将工程案例导入《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零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首先提出问题:零件质量自动化检测的工程意义?自动检测项目有哪些?如何检测?检测原理?检测系统中选用哪类传感器?检测效果与精度?能否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逐步寻求解决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明确零件质量自动化检测的项目之后,根据传感与测试技术,进行检测系统设计。
(四)检测系统设计
1.系统检测项目。针对图1所示零件质量检测的要求,需要自动检测的项目有:(1)孔是否已加工?(2)面A和B是否已加工?(3)孔φ15±0.01精度是否满足要求?(4)凸台外径φ40±0.012精度是否满足要求?(5)零件质量20±0.01kg是否满足要求?(6)产品标签(白色)是否贴正或漏贴?(7)如果不合格将其剔除到次品箱;(8)对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计数。
2.凸台外径检测系統。检测系统由照明装置、图像采集卡及计算机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测量凸台外径φ40±0.012精度时选用CCD图像传感技术,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将工件外径图像成在CCD的像敏面上,在图像采集卡中,通过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再经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处理转变成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保存到计算机或者其他处理器进行图像或图形的处理,从而获取工件外径尺寸的相关信息,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尺寸值,以判断外径尺寸是否满足其精度要求。
三、项目教学的整体评价
在《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实际的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实现培养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超飞,孙裕晶,杨建丽,陈小奇.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0):217-220.
[2]郭建.基于项目教学法应用下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8):178-179.
[3]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2f305136eefdc8d376ee32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