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武含冰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构建并提出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概念及模型,尝试从宏观生态学角度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完整性;宏观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008-02
一、引言
近几年受大规模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影响,传统图书馆正在开始从p-first到e-first和e-only的蜕变。新的技术将图书馆原有的模式改变了,甚至颠覆了过去的工作理念,使服务内容大大拓展。本文嘗试用信息生态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提出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假设,并试图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生态学角度研究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围绕数字资源开展新型业务,从而迅速、准确和便利地提供信息服务以满足新一代读者的需求。
二、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完整性概念及模型
(一)概念的提出
信息生态学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将人、信息与信息环境看作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加以研究,试图找到维持系统平衡的条件和方法,最终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进化[1]。1989年拉斐尔·卡普罗提出了信息生态学概念之后,一些学者便将其引入了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从图书馆的功能来看,图书馆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搜集、加工、保管和传递,以便用户能够从中获取所需资源的实体。各种信息贯穿其中,接触信息的人是信息运转的操纵者,信息环境是支撑信息运作的平台,因此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的信息生态系统加以研究[2]。
(二)系统的完整性
完整性是一个从生态学中类比而来的概念,即一个生态系统组成要素是否完整,是否是生态系统在特定地理区域的最优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能够持续地稳定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系统在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自身的最优化的运作。(2)当某些指标发生变化时有一定的抵抗力,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尽快恢复正常。(3)系统有自我进化和发展的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只有保持良好的完整性,生态系统才能在外来干扰下维持它的组织结构的稳定状态,从而健康地发展。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在有外界压力干扰时系统只有重新调整其完整性,开启自组织进程,才能由无序转变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三)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一个完整的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信息、信息人因子和信息环境因子,其中信息人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咨询人员、流通服务人员、采购人员和读者(用户);信息环境包括:文献资源、数字资源、设备和技术、管理与组织、文化和伦理以及政策和法律。维持系统运作的能量流就是图书馆中的信息流动,在图书馆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中占主要部分,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主要都是围绕信息的输入、输出和管理等展开的。
三、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完整性
(一)对系统的影响
1.对馆藏纸本文献的冲击。过去的馆藏主要是纸质文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载体逐渐转向电磁性介质,以便于在电脑上呈现。因此,图书馆原有的馆藏都要进行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如何调整纸质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配比需要一个长期合理的规划。
2.互联网+式的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只针对到馆的读者展开,服务受到场所大小的限制和人数多少的限制;而新一代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服务场所,不管读者在什么地方,只要具备终端联网,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资源和相应的服务,这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了更大的挑战。
3.服务重点发生变化。过去服务的重点是收集和保存纸质的文献,尽量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而在信息飞速增长的今天,仅靠给读者提供信息文献线索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已经整理和筛选好的文献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较强的情报服务和咨询能力。
4.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理念从以馆藏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读者为中心,在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加工等环节要考虑读者的具体需求,以读者能否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为出发点,馆藏资源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二)系统完整性的改变
在外来压力干扰下,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四个演替方向:(1)系统维持原有的状态,其完整性没有受到影响,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环境影响下,这种方向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2)系统沿着新的分支产生新的结构,其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3)系统演替到某一状态点后发生灾变,其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4)在外来干扰下,系统能够一直维持它的组织结构、稳定状态、抵抗力、恢复力以及自组织能力。显然,系统在演替中如果能达到第四点所阐述的方向是最为理想的。
四、网络环境下维持系统完整性策略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加以影响,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首先,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享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而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其次,交互方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移动通信、电子邮件和聊天工具;再次,促进了管理科学性的提升。在此影响之下,系统的完整性要维持在一定的状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发生改变。
(一)读者服务
图书馆员的转型是当代图书馆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显著方面。转型期的图书馆员需要在其任务、职责、角色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如外语水平、专业知识、检索能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在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成为众多图书馆选择的发展方向,很多著名的高校学科馆员比例达到10%左右,主要负责与一个或多个院系的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学科联络,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等服务。
(二)文献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文献资源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平台,将数字化资源、联机目录和文献传递等工作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种更加智能化的资源服务平台,以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訴求。
(三) 设施和技术支持
1.计算机技术使得各类数字化资源以几何级数增长,信息文献的处理采用机读目录格式和元数据格式;文献检索引入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中介的联机检索;管理方面也引入了集成化自动化管理体系。
2.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海量的研究素材,为人们快速地获取大量最新资讯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人们对一系列哲学问题(如信息平等、信息自由等)进行重新思考,这其中也包括对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思考。
3.万维网采用超文本技术,通过超文本表示语言标志文献地址,读者可以通过超级链接远程使用文献,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读者对文献的传递和查询,读者可以及时地获得图书馆提供的各类信息文献,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一个联合体,是为了实现馆与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组织起来的,有共同的协议与合同,受共同规则的制约。形成联盟的主要目的是可以相对优惠地以联盟的方式购买较昂贵的电子资源;通过相互协作进行联合编目和系统维护等,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图书馆联盟在很多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建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结语
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在网络时代,这种完整性正在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系统如何维持它的组织结构、稳定状态、抵抗力、恢复力以及自组织能力,需要系统中各个因子长期的不断完善。如今数字资源日益成为提供服务的主体,新的互联网技术冲击着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进行改变,同时增加新型业务来取代某些传统业务。图书馆从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以及设备与技术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图书馆联盟,在复杂的数字化环境下与各个不同学科的专家结合起来,设计、组织、定制和优化系统,从而提供更加完善的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35-40.
[2]王群,王中霞.重读《图书馆学五定律》有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