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分析

2019-08-21 03:09芦炜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互联网

芦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以其为基础的“互联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呈喷井之势,不仅给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还推动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审计实务的教学研究,是当下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的意义及其理念,并提出实现高校审计实务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审计实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影响。比如,以手机为代表的媒介产品,已经成为除教师课堂教学外,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新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实现自由学习、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高效学习模式。

一、“互联网+”环境对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的意义

“互联网+”概念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其内涵是将互联网与其他各行业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各行业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传统行业,实现“互联网+”中“+”的最大效益。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包括审计基础类课程、财务审计和综合实训等课程组成,不论是哪一种课程,都需要借助多媒体演示等信息化方式才能达到教学效果,且在很大程度上,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实务专业的教学难题有所突破,凭借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文章、音频、图片等等,学生也可以自主查询需要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此外,高校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或者微视频,借助微课堂或者翻转课堂等手段,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对于高校的审计实务教学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环境对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的理念

依教育部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专业是以高效的教学活动方式,以专业的审计实务理论为基础,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和规律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熟练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能独立解决审计业务问题的人才。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之局限于课堂和室内,思想已经固化,不知变通,不能跟上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的步伐,不能解决高职院校如今面临的教学困难。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审计实务专业的教学理念要进行革新,凸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力量,將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进行革新,让教学任务更好地满足“互联网+”的需求,实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的理想。

三、“互联网+”环境对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的途径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实现审计实务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高职院校应结合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特点以及教学需求,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课后习题等各项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助观看、下载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建设教学实践平台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而言,建设教学实践平台是当下较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这直接关乎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设计实务专业而言,审计工作的三个阶段,即计划工作、实施工作和终结工作,可以进行高效地整合,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建设教学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及时在平台上更新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和成本,最大化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

3、建设学习交流平台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除了高效率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外,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建设学习交流平台,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及时交流,及时且高效地解决学习困难,进而强化学习成果。纵观目前学生的交流方式,主要有QQ群、微信群等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上,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潮流,以社交平台为媒介,建设学习交流平台。

4、建设课程微信公众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网络教学方式的主要替补。高职院校可以创建教学课程微信公众号,号召学生及时关注公众号,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教学政策和制度,将教学材料中未提到的教学内容,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及时推送给广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建设院系云课程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建设院系云课堂平台,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记录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建议,类似于传统教学模式里的考试。教师可以通过院系云课堂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给学生答疑解惑,以免学生存在懒惰学习的现象。

6、建设微信微课堂

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手机等智能设备,建设微信微课堂。教师对当天的教学重点进行归纳整理,推送到微信微课堂,帮助学生复习理解知识点,教师还可以在微信微课堂中发送语音、图片、文章等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还有助于学生吸收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审计实务专业的教学建设应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借助当下较流行的“互联网+” 环境下产生的信息技术平台,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符合社会背景且易被教师学生吸收的教学资源体系。此外,可积极拓展课外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室内教学,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审计实务专业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优秀的审计实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霞.“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审计实务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8.

[2]彭林霞.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实务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

[3]熊谦.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实务思考[J].南方农机,2017(6).

猜你喜欢
互联网+高职院校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