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萍?李军玲?姚进
【摘 要】移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学习模式,教师学习由原来较为单一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利用碎片时间整合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形式。如何有效开展教师自主学习,充分调动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建构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教师自主学习 ispeed模式 移动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面对如今的变革需要加强教师自主学习。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建构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聚焦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情景式、体验式学习,让教师在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中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即在移动设备上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资料等,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实现个性化学习。
一、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
教师自主学习是培训领域一种系统化的、革命性的创新,通过研究分析学习者即受训教师的学习时间、学习路径、学习特点、学习成效等,真正以“教师学习者”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构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模式研究建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构建开放融合的培训课程资源,以期实现学习者对于学习形式、学习氛围、学习效果的认可。
ispeed,即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i—integration(整合),s—scene(情景),p—practice(实践),e—experience(体验),e—explore(探究),d—deep(深度)组成,在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基础上,引导教师在情景中进行体验式、探究式的深度学习实践(见图1)。所整合的学科知识包含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知识全面,提供的情景为北京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各个教学情景都设有需要教师实践应用的模块,辅助教师在真实情景中参与课程体验,每个课程都以任务群的形式发布在ispeed教师自主学习专属APP上,用任务驱动引导教师进行探究,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1.设计支撑教师自主学习的APP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运用,高速移动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生活”已经开始渗透并逐步取代“互联网生活”,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情景学习则是实现教师自主完成培训活动的方式。根据博物馆研究、科学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约翰·福尔克(John Falk)的研究,它包括个人情景、社会情景和环境情景三种模式。移动情景学习是在线学习和情景学习的融合,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的学习类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完成学习培训任务。
本课题所使用的APP为团队自主研发,在设计时引入“用户思维”,充分考虑了使用者交互体验感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等特点,设置有主题式课程、自主选择、探究式任务、分享与交流、课程云保存等功能(见图2),页面清晰、功能简介,不但操作过程更人性化,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包括课堂数字教材、微课视频、课程内容课件、课程案例资源及拓展资源等)。
APP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终身学习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学习者改革传统学习方式、获取优质学习资源、提升个人学习效率的重要工具。
2.设计符合教师学习者特点的任务驱动型自主学习课程
根据前期调研充分了解教师学习需求后,课题组设计了教师进行移动情景自主学习课程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选主题课程的导览,以及围绕主题课程的学习任务。初步拟设计共分为四类主题。
第一类为“敬师崇学”。选取孔庙与国子监两个名胜古迹作为课程开发资源。在孔庙和国子监中,教师可以对话万圣师表及古代教育先贤,感受由古至今传承的教育精神与教育信仰。
第二类为“文化传承”。选取恭王府、颐和园、陶然亭作为课程开发资源。恭王府最为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的王府文化,颐和园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陶然亭集聚古代江山名亭,这三者又各包含古典文学主题,是了解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第三类为“中西碰撞”。在这一主题下,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地点分别是圆明园、首都博物馆、什刹海名人故居,分别从清政府、普通百姓与时代的先觉者的角度,叩问历史,反思当下。
第四类为“开拓创新”。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飞天之梦两个展厅及中国电影博物馆,从中国古代、近代、当代的科技之路思考科技创新与探索未来。
3.检验教师在教学实践研究中的成果
为检验APP在教师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效果,课题组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即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培训评估理论,合理编制调查问卷,结合本研究需要对选取的教师发放问卷,调研教师对当前培训课程的看法以及在自主学习方式、课程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经过对朝阳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劲松四小、朝阳外国语学校、171朝阳分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定向班级等721位使用了ispeed学习模式APP的教师的调查,81.83%的教师表示对自主学习实践培训中提供的课程及资源“非常满意”;80.31%的教师喜欢这种“基于手机APP的自主学习实践培训模式”,认为其具有自主性(92.23%)、实践性(84.05%)、多学科融合(65.05%)和任务驱动性(65.74%)等特征,充分体现了“走入社会、融入课堂”这一理念(74.62%)。基于自主学习和情景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师通过APP实现了文化、艺术、信息、科学、体育与健康等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二、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成果
第一,以互联网思维构建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与数字化支撑平台,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教师学习的深度参与。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自主构建数字化支撑APP,并开发教师自主学习课程体系与资源,鼓励教师共享自主学习成果,深度参与学习内容。形成教师自主学习共同体,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二,以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作为自主学习地点,引导教师在情景中进行体验式、探究性的深度学习实践。学习不仅是一个个体性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无论是以往线下的统一培训还是网络在线课程,都不是使教师能够在情景中进行的体验式学习,而ispeed以北京文化场馆遗址作为资源开发和活动现场的课程,使得教师真正在情景中实践体验。
第三,课程内容不以单一学科划分,而是整合跨学科知识,以主题方式呈现,引导教师进行综合性学习。
作为教师自主学习的移动数字平台,ispeed还展现出了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成果。一是解决优化了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缺陷与不足。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运用音频、视频、动画、网络链接等多样化手段,解决了传统教育培训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忽略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时间不灵活形式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使自主学习更加丰富有趣。二是引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通过专家讲解、任务设置、答疑解惑等方式引导教师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需要的学习材料,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实现自觉主动學习的学习模式。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是提升了教师对综合性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ispeed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中拟开发的课程不拘泥于单一学科的内容提升,而是将学科知识融汇在探究性课程之中,使教师在体验式探究性学习中感受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教师通过已开发设计的任务感受跨学科知识的联结、应用,再配合每个课程中设计的应用实践任务,从体验到实践,真正提升对综合性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凤.“互联网+”背景下个性化教师培训课程研究[D].南昌大学,2007.
[2]薛瑞昌,王清.“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研究——基于APP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师培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3]王庭宇.嬗变与重构:基于“互联网+”的教师培训优化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2).
[4]李冰燕.“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的教师培训新思路[J]. 中国成人教育,2018(6).
[5]黄建锋.“互联网+”时代教师培训的变革与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1).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CDHB18385)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