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自主建构的空间、进行适时有效引导等方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真正在课堂上发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这样的情境才有现实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上《平移和旋转》一课时,笔者创设了玩玩具的教学情境。新课伊始,笔者逐一出示陀螺、直轨小火车、小电风扇、小飞机、算盘等玩具。学生兴趣高涨,每出示一样玩具,便随着欢呼一次。笔者说:“要上好今天这节课,先得学会玩,你们会玩吗?”学生齐声说:“会!”接着,笔者话锋一转:“别急,玩之前得知道该怎么玩才能玩得好。请听清要求!首先,要安静,服从组长安排;其次,每人每次只玩一样,每样玩两次,并注意观察每种玩具是怎样运动的,玩完后放到桌子中间;最后,全部玩完后,根据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然后,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进行活动,最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这样,通过为学生创设玩玩具的活动情境,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平移和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为他们下一步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不是在教师讲解下简单地接受,而是由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代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在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又认识了正方体,而后,为了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笔者安排了“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异同”这一环节:首先,请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填写在下表1中;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议一议,由组长将结论填写在下表2里;最后,教师引导各组进行总结,并完成下表3。
表1
表2
表3
这里,笔者通过设计适合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三张表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先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自由的,并没有将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充分认识两种立体图形特点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讨论、填表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三张表格是不一样的,个人使用的表1只是写各自的特点;小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用的是表2;而大组交流才用表3。如果直接给学生表3,相信学生也都能填出来,但这样做,学生的认知是被动的接纳,弱化了他们比较和归纳的思维过程。而“三张表格”的教学活动能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大组汇报交流使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细致和全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了。
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只有将自主学习和有效引导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的“学”真正在课堂上发生。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重难点处、关键处和学困处引导。如在教学重难点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三多”(即多思、多说、多练)引导。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正比例的量》一课时,针对“怎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这个难点,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给定表格中的数据,启发他们思考:表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弄清两种量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语言完整地表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这样的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接着,反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最后,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量也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这样,围绕重点知识,通过多思、多说、多练相结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着重在情境、空间、引导等要素上用力,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