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娜
【摘 要】《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本非常幽默、诙谐,又暗藏着许多知识和道理的绘本。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動时,首先应对绘本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进行深挖,在把握绘本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围绕绘本的画面、文字等,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并开展丰富、切实可行的延伸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在涵义。
【关键词】绘本阅读;案例分析;核心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技能。”《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本非常幽默、诙谐,又暗藏着许多知识和道理的绘本。该绘本讲述了讲述了一只小鼹鼠,清晨刚从地底下钻出来,正当心情大好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大坨“嗯嗯”掉在了它的头上,小鼹鼠气坏了,大声喊“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于是它开始去寻找,到底是谁嗯嗯在它的头上,它分别遇见了白鸽、马先生、野兔、山羊、牛、猪,却发现,它们都不是“真凶”......
一、理解把握绘本的核心价值
将蕴含的道理、深刻的内涵等通过有趣的绘画、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是绘本的独特价值所在。理解把握绘本的核心价值,是教师开展好绘本阅读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活动以前,要反复阅读,剖析绘本,把握绘本的核心价值,紧扣《纲要》的要求,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其前阅读能力的发展。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分辨不同动物的嗯嗯,能用语言大胆的描述,知道有便便要及时入厕。
2、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绘本的诙谐与幽默,并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绘本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嗯嗯”,区分不同动物的“嗯嗯”;了解“嗯嗯”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感到尴尬。上述活动目标的制定,看得出教师对整个绘本核心价值的定位是混乱的,而且目标的表述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目标一:“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大胆地描述”,教师把绘本等同于语言领域讲故事的教材,这个目标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目标二:“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等,目标包含的内容过多,教师试图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并没有体现。总的来说,教师试图通过一个教学活动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进去,有点贪多、不切实际。
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绘本的文字内容所包含的东西,以及阅读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阅读”这一重要的技能。例如:在每一页小鼹鼠出来以后,模仿小鼹鼠生气的表情,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小鼹鼠都顶着那块黄色的、臭臭的“嗯嗯”,去寻找是谁“嗯嗯”在它的头上。另外,在最后的教师小结环节中,教育幼儿和同伴相处不要斤斤计较;有便便要及时入厕等,都是基于绘本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如果绘本核心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这些拓展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文字
绘本又叫“图画书”,简言之就是由画面和文字构成的故事,读者通过对文字的感知,形成听觉的体验,结合图画中形成的视觉艺术,理解绘本的内容。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可是教师忽略了要引导幼儿注意对画面的观察,过分地强调了文字的作用,既然是认识并区分不同动物的“嗯嗯”,那么至少应该让幼儿观察不同画面上出现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与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有什么不同等,一方面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尤其是观察画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与教师对活动目标的定位相一致。
另外,绘本中的文字一般是比较简短和形象的,例如小鼹鼠问道“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和幼儿在后面尝试表达的“是不是你的嗯嗯掉在我的头上?”这两种文字的表达显然是不一样的,前者的“嗯嗯”是动词,是一个行为;后者的“嗯嗯”是名词,是一种物体。绘本的独特价值还体现在图画的叙事性,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只看图画,并将图画串联起来,就可初步形成对绘本内容的把握。但成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则偏重于对文字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给予幼儿一定的观察与自由表达的时间,结合文字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对画面的观察和对文字的理解是一体的,不是相互割裂开的,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幼儿观察技能的发展,还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述便成为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辅体,从侧面体现了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
三、践行以幼儿为中心的提问与回应
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提问是非常巧妙的,如何提问?何时提问?提问什么?等等,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为下面故事的开展奠定基础,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又要能够吸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让幼儿观察封面,然后提问“嗯嗯”在哪里?“嗯嗯”是什么?这些在封面上幼儿都是能够观察到的,这样子的提问有利于幼儿观察封面,对整个故事的开展有初步的兴趣。可是后面故事讲述过程中的提问如“鸽子、马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当幼儿的回答和教师预先设定的不一致时,常常就会出现,教师试图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使幼儿的回答和自己的一致,限制了幼儿自己的思考。
其实在日常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频繁且大多是无效的,很多都是封闭式的,“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到后面的时候,很多幼儿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2。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提问,对此,教师可以对绘本进行深入研讨。一方面,从幼儿角度设计提问,避免问题简单化、重复化;另一方面,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提问变成与幼儿之间愉悦轻松的互动,尽量提开放性的问题,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引发幼儿讨论,允许幼儿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回应幼儿时,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要给予幼儿具体的反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绘本中,幼儿回答“山羊的嗯嗯像巧克力豆”,老师可以回应“回答不错,想象力很丰富哦”,而不是简单的回应“你真棒”。
四、开展丰富、切实可行的延伸活动
绘本阅读后的延伸活动,是基于完整阅读绘本后,幼儿对绘本中的内容、主要角色、人物、知识、道理等,有了一定的掌握以后进行的,既是对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是对故事中蕴含的知识、道理等的拓展,是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的。否则的话,延伸就只是形式上的延伸,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延伸活动,教师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探讨如何判断健康正常的嗯嗯;并观察身体里排出的嗯嗯是否正常。这个延伸活动就比较笼统,而且不好确定其是否真的实施了,对于加深绘本内容的理解有什么作用也无法体现。
结合绘本的领域特点、内容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更要切实可行,而不能只是“为了延伸而延伸”。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一绘本,可以延伸的活动有很多,如:动物和人有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小鼹鼠生活在哪里?角色扮演游戏;与同伴相处不要仅仅计较等等。既可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中的角色形象、人物特点等,还可以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准备,例如可开展科学活动《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D].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兵兵.绘本阅读活动中的问题及分析—基于绘本活动个案《我做哥哥了》[J].亚太教育,2015(02).
[3] 陈晓艳.绘本赏析的维度建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