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为例

2019-08-16 06:26乐,闫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商学院学时身体素质

王 乐,闫 涛

1 前言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首次提出教育“核心素养”理念,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自己终身发展所具备的关键能力及品格,主要包括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情感等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让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形成,最终受益于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发挥,建立在学生心中,在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改的导向,最终要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作为总目标。

2 高校体育核心素养基本内涵

根据《关于全面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6项基本内涵,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以这6项基本内涵为发展目标,与终身体育思想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其次,学生通过对运动项目的学习,能够获得所需的基本运动技能;再者,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拼搏顽强的体育精神、健康的体育意识能够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得到树立;最后,学生通过高校体育教育,能够运用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使终身体育思想得到有效形成。

3 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通过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进行调查,该部门目前有体育专职教师30名;随着该校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被纳入其中,该校在大一、大二开设体育公共课,每学期设定所开设项目,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也就是以“抢课”方式进行课程选择;体育课程学年总课时数、周课时数、课时时长分别为128课时、2课时、60min;武术、跆拳道、健美操、柔力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这9个项目作为体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但所开设项目不全部开放,而是分学期开放,学生分学期进行选择,羽毛球、健美操、篮球、跆拳道、足球这五项为大一年级所开设的项目,到了大二年级则开设柔力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其余的4项,这9项教学内容外,将身体素质的练习贯穿到整个大一、大二的体育课教学中。

3.1 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课程设置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的项目内容可以直接体现教师的教育目标和理念[1]。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进行调查发现(表1),学校在大一、大二年级体育课中共开设9个运动项目,由于这9个运动项目不同时开设,覆盖面较小,同时也不能够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在大一、大二选课方式上,采用的普通选课,也就是“抢课”,学生往往根据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进行选课,看教师而不看项目,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选项课采用“一学期一选”“一学期一评”,这只能使学生片面、散乱地学习体育技能及理论,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往往学生刚与教师建立默契,就要重新选择项目,教师又要面对新的学生,不利用教学的开展;而在体育课程教学上,采用普通班进行教学,这样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能够兼顾教师水平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班里两级分化明显,而教师专业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表1 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表

3.2 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课程类型及学时情况调查

通过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进一步调查发现(表2),目前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的设置包括体育技能、体育理论、身体素质这三个类型;大一、大二为体育必修课,目前学校在体育课程上没有学分设置,学生只要完成大一、大二所有的体育课程就可以结业,通过对其他高校的走访,体育课程则在大三、大四年级不再开设,对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没有体育考核要求。由于体育考核没有纳入到学分体系中,体育课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受到间接影响;在体育课学时分配上,大一、大二体育课总学时分别为60、64个学时,大一、大二的体育理论课都为8学时,分别占学时总数的13.3%和12.5%,而体育技能的学习与身体素质练习没有对课时进行合理、细致的分配,只是作为实践内容,分别为52、56个学时,占学时总数的76.6%和77.5%,通过对部分教师走访发现,由于没有对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学时进行具体的分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技能教学作为重点,忽略了身体素质教学,有些教师甚至在体育教学中都不涉及身体素质练习,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逐渐下降,而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常以观看体育赛事视频为主,没有充分发挥体育理论课的实际作用。

表2 公共体育课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表

3.3 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课程考核评价调查

体育健康课程考核评价制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2]。对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课程考核及评价内容进行调查发现(表3),体育课程的评分体系由学生的平时成绩、体育技能成绩、身体素质成绩三项组成,在体育课程考核中并没有将体育理论作为体育考核的指标,这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忽略了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对考核指标进一步调查能够发现,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0%、30%、20%。运动技能的完成以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调查,虽然在体育考核中以运动技能的考核为主,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忽略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的考核所占比重还是相对较少,平时成绩作为体育考核的标准之一,则比例过重,这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考核成绩不好可以用体育技能或者平时成绩考核的分数来进行弥补。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同样重要,而在体育考核中忽略了这一点,没有使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达到同步。通过调查还能够发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并没有纳入到体育考核范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力度减弱,最终也影响到学校运动队整体水平下降。

表3 公共体育课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情况表

通过对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课程进行调查能够发现,目前,学校忽视了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课程目标中并没有体现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内容尤其是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不佳;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体现不明显,常常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没有有效的进行分层次教学,还是一成不变的采用普通班授课;由于在选课中采取“一学期一选”的方式,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运动技能不能形成;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上,体育课没有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同时也没有将体育考核纳入到学分体系;体育理论、课外体育活动并没有纳入到体育考核范围,这两个内容在体育中的重要性被忽视。

4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4.1 合理设置体育课程,适当增加体育项目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通过上述调查,虽然山西工商学院大学体育课开设了9项内容,但由于在大一、大二分开进行,覆盖面较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可以将9项内容同时向学生开放,甚至是再增加一些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覆盖面增大,使体育运动被学生更全面、更多的了解;在选课方式上,由“一学期一选”改为“一年一选”,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体育理论及技能。

4.2 有效利用资源,兼顾学生差异

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的职称等级、专业技能等级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通过教师的水平来进行教学,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更多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分班,使学生个体差异得到兼顾,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等级的班级进行体育教学,既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又能使教师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学生体育技能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双赢。

4.3 细化实践课学时,增加体质健康学时

随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成了目前大学体育工作的重点,在体育课程中,将体育实践课学时合理分配,改变原有的只是笼统的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身体素质练习,变为将身体素质练习细化到具体的学时数,同时,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纳入到学时中,专门进行指导教学。

4.4 合理制定考核方式,引入学分体系

通过对山西工商学院公共体育课的调查发现,目前,学校没有将体育考核纳入到学分制度中,而体育课也没有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生通过体育考核便可结业,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并没有体育相关的考核,将体育考核纳入到学分体系中,使体育学分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设置4个体育学分,每一学年各1个学分,大一、大二在完成相应内容的考核便可获得2个学分,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只要每年能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达到50分以上便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在以体育技能的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提高身体素质成绩比重,使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齐步走”;将体育理论考试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考核中,课外体育活动的评分可以根据学生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体育竞赛为依据,不以体育竞赛成绩为依据,只要学生参加了相关的体育竞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课外体育分数。

5 结论

根据《关于全面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纲领,结合终身体育的思想,达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就要结合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考核标准不合理等现状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就要在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评价上进行改革,合理设置体育课程,适当增加体育项目;有效利用资源,兼顾学生差异;将实践课学时细化,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纳入其中;合理制定考核方式,引入学分体系,使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工商学院学时身体素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An Eco-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平面设计中的东方文化传统元素
锻炼
新发现
学习不是“刷学时”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