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南城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所在的学校从2012年开始确立“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打造“校品雅致、师品高尚、课品大气、生品灵气”的四品学校。工作中,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遵循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N”的德育模式。
[一、实施“1+N”德育模式的背景]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灵魂。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孩子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德育在很多地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致德育工作没有取得预期实效。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验;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意识到了真正落实德育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德育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领导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抓“大”做“小”。在确定学校德育培养目标时应真正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学会从大处着眼,把握当前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形成科学正确的德育途径。在实施德育工程时还要学会着眼于小事,把教育教学中的小事当作必须做好的事来做,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在这些理念的支撑下,经过数年的摸索,学校创建了“1+N”德育模式。
[二、“1+N”德育模式的内涵及实施途径]
(一)“1+N”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1”是突出“核心素养”这一主题;“N”是指学校根据校情、学情特点确定的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不是简单地增加、叠加,而是具体化、显性化。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不但关注“核心素养”这个“1”的本体,力求德育工作有深度,还特别关注“N”是否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效能,努力增强“N”的延展性,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高度。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特点,以“核心素养”中明确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导向,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与养成教育实践有效结合,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目标体系、监管系统、评价机制,并在德育日常实践中关注“N”的动态性。
(二)“1+N”德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种习惯。在德育设计过程中,着力于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德育活动抓住了学生的“生长点”,在学生成长的每一关键环节上,开展好主题活动,精心设计和实施,使活动真正起到“助长剂”的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又侧重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积极筹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留守儿童”活动室,设立“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为他们填满缺失之爱,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改善留守儿童监护状况,学校还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一次深度家访”“一名托管邻居”“一张联系卡片”和“一段视频录音”。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学校德育思想的主动脉,在推进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通过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通过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通过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形成四个自我。
(三)“1+N”德育模式的实施途径
德育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了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学校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主题班会活动、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体育艺术教育活动、科技教育活动、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中寻找、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所在,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成长和表现平台。
此外,在“1+N”德育模式目标达成上要求做到年有主线,月有主题,周有推进点。从2018年开始,学校以六年为一个周期,每年设置一个养成教育内容,以此为纲进行突破。这六根主线分别是“责任”“感恩”“五爱”“知行”“文明”“健美”。
[三、“1+N”德育模式取得的成绩]
“1+N”德育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学校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对学生进行以渗透为特色的德育教育,寓德育于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并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行为习惯。“1+N”德育模式还树立了以教师为本的德育理念,教师是德育队伍的中坚,而德育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实现德育目标的人才保证。“1+N”德育模式明确要求教师要具有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塑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自觉性,还要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智慧教学能力的自觉性,更要有以做好德育为本职、实现自我人格和理想追求的高度使命感。现在,学校各科教师都能在学科教育中自觉融入德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做到人人参与,主动对学生进行品行指导和精神交流,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最后,“1+N”德育模式还树立了“以家长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光靠学校、教师是无法完成的,要整合家长、社会的力量才会有成效;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1+N”德育模式的施行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环境熏染、活动体验、课堂渗透、集体完善的良好机制,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并于2017年11月作为上饶市德育特色现场展示余干分会场,向全市介绍学校“1+N”德育特色模式。2016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厚德街桥头小学和前进小学教师来学校交流考察时,随行的一位老师说:“你们学校刷新了我对农村小学的认知。我以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学校的活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看到你们学校如此丰富的校园活动以及师生在活动中呈现出的精神面貌,我们都为这里的孩子感到高兴。他们虽然在农村上学,在基础设施不发达的情况下,同样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让学生得到精神的滋养,葆有精神的高地,是德育工作的起点,也是终点。
教育是慢的艺术,德育更是一件精细活儿。教育无痕,德润无声。作为教育者,应当找到德育自在生长的那个“场”,以身为证,秉德从教,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当有温度的教师,育有温度的学生;要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在成长途中留下金色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