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医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19-08-15 00:44张明昊潘晓丽刘丹丹郭艳桦李晓娟岳天天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媒介

张明昊,潘晓丽,刘丹丹,郭艳桦,李晓娟,岳天天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媒介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批评家F.R.李维斯所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培养》一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媒介素养的定义也逐渐深化和完善,与其相对应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日益被提上日程[1]。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对媒介用户的逐渐渗透,人们在教育、娱乐、社交等领域都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埋下了网络隐患。由于网络信息量巨大,而信息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又难以分辨,这就给新媒体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带来的极大的考验。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低级、庸俗、垃圾甚至非法信息时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和判断力,其媒介素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学生既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这一双重身份决定了加强这一特殊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严峻形势,本文从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提供了经验总结。

一 媒介素养教育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提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及运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信息识别与判断力的高素质人才[2]。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因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被普遍认为是提升媒介素养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自20 世纪30 年代起,西方国家便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把媒介操作技术和能力提到教育日程上来,并且注重媒体的运用和自身的媒体识读能力培养,以利于终身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更为强调公众化和社会化,其媒介素养课程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延展性。相比西方国家较为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规模和体系。

二 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在医学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领域培养人文关怀理念,提升医德水平,并将自身所获得的媒介素养广泛传播,进而促进全民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而现有的媒介素养课程也仅仅面向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还远远达不到全民普及的程度[3]。基于此,我们以河南省内医学院校医学相关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00 份,回收450 份。针对医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教育现状,本次调查总结出的问题如下。

(一)认识模糊,辨别力低

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医学生对媒介及媒介信息传播机制缺乏基本认知,信息素养水平较低,仅有少数医学生能够正确筛读众多媒介信息,大部分信息辨识能力弱,容易遭受不良网络信息诱导。当前以抖音为主的直播软件及浏览器上复杂的信息环境,容易导致信息迷航,因此这一复杂环境对医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调查中发现,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严重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此类课程,也不知道学习此类课程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大部分医学生仍然认为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很有必要。由此可见,医学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缺乏,而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少数教育改革课题上,还没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

(三)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师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普遍存在怀疑态度,对传播媒体的信任度不高,对当前网络信息环境的评价以不良信息、键盘侠、非法盗取个人信息等片面为主,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环境的思考。当今网络中的虚假新闻、不良信息等乱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社会媒体的信任。

三 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一)改革思想教育方法,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新媒介思维

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强大的通道支持,可以使信息快速传播,但网络上真假信息鱼龙混杂,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势在必行。在当前的新媒体形式下,教师只有改进自身的教育模式,才能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首先,医学院校应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并与专业课程交叉渗透,从而提高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与批判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想与人文教育平台,扩大受众范围,提高媒介素养教育效率;第三,新媒介应用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隐蔽信息来源,充分保证学生的言论自由,让学生有话就说。这一特点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越积越多,有效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正确认识和了解新媒介

大学生对新媒介存在一定的依赖,作为教师,要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能盲目地批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新媒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把握住新媒介的优缺点,才能对新媒介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正确处理学生对新媒介的依赖现象,对症下药。为了达到此项目的,学校应构建既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又有开展媒介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让媒介素养教育进入专业课堂,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时域,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媒介素养研究与普及中来。教师还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寻找媒介素养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点,让医学生自觉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三)创设媒介素养教育氛围

网络媒体具有社会监督、舆论引导的功能,但在一个注重影响力的时代,这种功能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取关注度,有些网络媒体置信息真实性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没有事件就制造事件,从而形成了一个真假信息并存、谣言泛滥的网络环境。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不仅在于教师的讲解和学校的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各种网络媒体作为媒介内容的创造者,必须对所传播的信息负责,以尊重生命为伦理底线,履职尽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提升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而共同努力。

四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数据鱼龙混杂,准确性、科学性都难以保证。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军,医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提升已十分必要。一方面,医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医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也能为提升医务工作者整体人文素养水平奠定基础,这也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媒介素养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队伍建设和良好的社会媒体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挖掘其优越性,规避其局限性,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媒介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