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学应对之探讨

2019-08-15 00:44孙小丽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生源学分高职

孙小丽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及产业升级换代加速,社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更加迫切。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国家对高职扩招政策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对之广泛关注,这是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做出的又一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号召,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根据高职扩招所面临的现实背景形势,分析扩招对高职院校带来的发展、人才智力资源的提升机遇,以及扩招对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据此提出高职教学的应对思考与建议。

一 高职教育迎接扩招所面对的形势处境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社会来临,中国经济走向拐点,如何在既存劳动力资源中保存经济增长的活力,是经济学领域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家层面在着力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产业更新、升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推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实现经济增长,按照生产要素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厉以宁认为,新人口红利就是人力资本红利,即通过培育大量熟练的技工来推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1]因此,劳动者的再教育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承担社会各阶层继续教育、再教育,为产业输出中高端人才,成为如今高职教育最为突出的使命和责任。

二 高职扩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职扩招带来的机遇

首先,扩招百万引来政策护航,高职迎来发展时机。各项保障政策落地,为高职带来发展环境。在此机遇之下,高职可以根据政策改革招生制度,迎接新生源,制定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迎来发展生机。

其次,社会各阶层成为受教育对象,高职借此可以实现提高人力资本的职能。职教扩招将各类社会群体纳入再教育范畴,倡导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返回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再教育与培训。高职教育将承担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实现人才智力资本的提高,将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帮助他们在短期内重返社会岗位,“不仅能够为其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还能够推动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流动,打破原有的阶层固化,创造具有包容性的社会。”[2]

(二)高职扩招带来的挑战

首先,受教育对象主体多元化,教学理念必须转变。因为各社会群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生源结构复杂,年龄各异,与传统高考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区别。

其次,教学模式因之改变。由各行业成人组成的生源对象,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上与应届学生存在很大差异,需要调整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相应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课程的变化。在学时安排上,尽量改变传统上固化的教学时间安排,实行弹性学时计划,便于学员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学分调整上,响应终身学习理念,进行学分积累,落实学分银行制度,可查询,可追溯。在学制设置上,应该允许跨专业、跨行业学习,并可以转换学分,妥善实现升级、毕业。

第四,在师资建设上,实践经验教师比例需要增加。目前的高职教师队伍以高学历、理论型教师为主要队伍,有企业工作经验、有一定教学功底教师占比不多。生源拓宽后,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增加教师顶岗实习时间和经历,定期轮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实现人才培养效果。

第五,在教学管理上,生源质量不均匀,生源结构性差异大,给宿舍管理、教学服务带来一定挑战。

三 高职扩招之应对与思考

(一)做好教育顶层设计,制定可操作性配套政策

面对国家政策红利,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更好响应扩招百万的计划,就必须制定顺应国家政策、符合校情、适应学情的配套制度与措施,与各级部门协同推进,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确保国家政策方针能落地、便操作、好实施。以此次扩招为契机,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办学质量,做好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输送。同时,真正完成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产业升级、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与担当。

(二)加强师资配备

首先,加大顶岗实践制度的改革力度。有步骤、分批次派出教师参加连续性企业顶岗实践。以6 个月或一年时间作为时间节点,确保教师能够真正感受市场一线,贴近生产实践,做到工学结合。其次,激励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上给予保障并加分激励,防止顶岗实践制度流于形式。最后,改革“双师”型教师授课任务。倡导双师素质教师对应双师课程授课能力,真正激发人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产教融合

坚持与企业深化合作。社会生源拥有社会化生产经验,学习基础与知识需求相对传统生源有很大不同。必须改变产教融合无实体性交流合作平台的现状与难点,进行改革创新,从企业引进师傅,将教师派入企业,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应该高度重视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突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标准体系,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新时期高职教育高质量扩招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3]同时,与企业合作探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的融合,在国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之下,主动担当,承接社会公共培训服务职能。

(四)改变课程设置

遵守应用性为主的原则。一方面,改变教学学时安排。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以教历中固定周次为教学时间,生源改变后,可以设置弹性学时,教师根据学生时间设置教学时间,在相对固定的一学期内完成所授课程。另一方面,实行学分制长效积累。学生根据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学校给予累计积分,学分达到即可顺利升级、完成学业。并进行存档,为学生后续学习、再教育做好铺垫。第三,调整学制。允许学生跨行、跨专业学习。根据每门课程学分予以计分。学生达到一定积分,就是完成了学习计划。

(五)更新教学方法

由于生源情况的改变,针对学生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不同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做出探索改变。传统课堂中更多注重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社会性生源的加入,课堂构成发生很大改变,教师再以传统方式授课,很难取得成效。必须转变为学生主动、教师随动的过程性教学模式,倡导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

(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传统生源大部分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同质性强,学校制定统一的学生管理制度和住宿制度,教辅人员按规范化进行管理,相对而言,在操作程序上简单易行。面对多样化的生源情况,如何进行编班,如何安排宿舍,要进行多样化选择编排与考虑。学生管理制度与住宿制度等相关规定必须根据学生群体结构的差异做出修改,以便更好进行管理,同时提供更好教辅服务。

(七)开发教学资源

在信息化与数据化时代,传统课堂远远无法满足教学客体的需要。学校要大力推进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推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开放共享课程平台。将网络课程学习课时计入学生学分,同时,网络课程开发计入教师工作量。

(八)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生源复杂不一的情况,树立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知识背景及技能测试水平,定制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引入企业参与办学,共同为社会化生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前沿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备军力量。

综上所述,高职扩招是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重要决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针对客观现实办学条件与办学能力,高职院校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师资培养、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整合改革,将是未来要着手面对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生源学分高职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学分
跨省生源调控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