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对高校学生而言,手机集通讯、娱乐、交往等功能于一身,很多学生深深沉迷于手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不可自拔。现实的高校课堂中,学生的手机上瘾现象是如何表现的,又该怎样深入解读该现象,本文试透过现象对其进行原初分析。
课堂,作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现已日益受到手机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在高校学生中普及度也越来越高,基本实现人手一机。学生的注意力被手机深深吸引,课上课下机不离身。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如此上瘾?张同学和杨同学分别是宁波某高校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生,学习成绩分别处于班级下游和上游,下面是跟他们的一次访谈对话的片段。
访谈者:你们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有什么看法?
张同学:我觉得上课玩手机很正常,大家都在玩。
杨同学:上课玩手机现象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好像大家都在玩。
访谈者:在课上,你们一般什么时候才会玩手机,着迷于手机呢?
张同学:老师讲课内容无聊,又不怎么管我们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打发时间;有时候看周围的同学都在玩,禁不住诱惑也就拿出手机来玩一下。
杨同学:刚上课的时候一般不会,听了一会感觉有点累,也提不起兴趣的时候,或者有时老师讲的内容太难,一点也不懂的时候就没心思听下去了,就会拿出手机来玩一下。
访谈者:那你们着迷手机的时候一般会做些什么呢?是什么吸引着你们的注意力呢?
张同学:我一般会看点小说、新闻,刷个微信、微博和QQ,了解一下最近的实事和朋友们分享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发一些自己的近况和朋友们沟通互动一下,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比起枯燥的课堂,这个是我更喜欢的。不是有一句俗语:“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我觉得手机就有这功能,我们能通过它了解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杨同学:我一般就是上QQ 和回短信,因为我在学生会有工作,所以很多时候会通过短信和QQ 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也会用手机来查单词和学习资料什么的。
访谈者:你们觉得同学们对手机着迷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同学:我觉得老师上课太无聊,有的老师就念PPT,也不管我们,傻坐在那也听不进去,所以就会用手机打发一下时间,而且用手机上网还能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有,心情烦躁,不开心,没心思听课的时候,也会拿手机打打游戏,发泄一下。
杨同学:我觉得现在我们都对手机的依赖性太重了,如果时不时地看一下手机的话总担心会错过些什么,心理就会很不安。情绪好像都被手机牵引着一样。此外,就像我刚才说的,手机能帮助我及时处理社团工作和解决学习问题。
访谈者:但是,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话,你们不担心考试和成绩吗?
张同学:还好吧,很多老师都不会管我们,而且很多作业都能通过上网搜索完成,期末考试老师也会给我们复习资料,考个合格没问题的,所以不用担心。
杨同学:上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认真听讲的,只是偶尔会拿出来看一下信息,处理一些事务,所以应该不会影响到学习。
以上张同学和杨同学的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上课玩手机现象的观点,从中我们不难析出如下主题1.在高校课堂中,师生间的教学行为未能同步进行,教师的“教”未能有效契合学生的“学”;2.师生角色势力失衡,平等对话难以开展;3.媒体信息纷繁复杂,学生思维呈混乱局面。
课堂时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资源,是师生精神交流、情感互动的契机,是知识传递、智慧碰撞的进程。看似处于同一时空形式之下的师生,在课堂上的时间经验却有着隐蔽的不一致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知识的先知者,努力营造着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勾勒着师生共时性的时间结构。然而,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其知识的吸收和内在经验的形成具有历时性的特征,受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效的课堂时间应该是教师的共时性时间和学生的历时性时间的有机磨合和妥协。然而,当下课堂,师生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难以同步发生,彼此仅局限于知识的单调传输,严重缺乏深入、全面、有效的精神、情感、灵魂的交流与互动,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掘与兴趣的培养,如董同学说,“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只会对着PPT 念,从来不问我们懂不懂、什么想法,也不管我们,感觉他的课很无聊,所以一般都会玩手机来消磨上课的时间”。陈同学说,“某老师上课是很认真的,会准备很多知识点教给我们,但是一节课都在给我们讲,我们觉得有点枯燥,听着也很累,很难理解,所以慢慢就会拿出手机玩一下,放松一下”。教师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的传输。然而,学生的学习行为却并未像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共时发生,相反,他们乏于专业知识的灌输,厌倦教学模式的单一。在此种教学情境之下,学生因时间的难熬而产生急躁和烦恼的情绪体验,内心迫切希望挣脱课堂的桎梏,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然而,受到课堂时间限制的他们,唯有借助手机这一高科技的产物,进行精神的逃离。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1]课堂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交场域,孕育着独特的社交文化,充斥着复杂多变的社交关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师生则在这个特定场域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较学生而言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他们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监控着他们的学习过程,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和教学活动的决定权。然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虽内心渴望平等的对话,自由的协商与合作,却无奈碍于教师的权威,唯有蜷缩于他们的“臂膀”之下,遵循既定的轨迹,获得“标准化”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压抑、角色势力的失衡致使学生转向手机,他们通过QQ、微信、微博等开展各种交际活动,构筑民主、平等、个性、自由的交际网络,并在其中转换扮演着“本我”和“他我”的角色,以寻求个性的彰显和身份的认同。通过“本我”,他们大胆彰显个性、发表观点、抒发情感,以获得志趣相投的认同感,物以类聚的归属感,释放心中的郁结,寻求心理的满足。通过“他我”,学生可以有效规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孤立感,获得“从众唯安”的匿名感和安全感。
课堂空间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既是一个真实存在,有门墙桌椅界限的具象空间,又是一个师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寻求心理满足的抽象空间。师生虽身受具象课堂空间的限制,但通过精神的互动、心灵的对话可以拓展和延伸课堂的抽象空间。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过程,其中还伴随着思维与想象能力的调动与开发,情感与态度的抒发和培养等。那么,当下大学课堂的教学情况如何呢?在访谈中,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的课堂基本被专业知识所占领,鲜有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对话。然而,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充实,而且需要生活知识的滋养和文化知识的灌溉。正像威尔伯所言,“科学这头蛮牛闯进了意识的瓷器店, 把艺术、 道德、冥想和灵性打翻了一地。”[2]课堂教学如果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受困于具象物理空间,束缚于固定教学材料,受限于既定人物关系的学生试图通过手机媒体突破多重课堂空间的限制,寻求自由驰骋的精神天地。通过访谈,得知大学生主要利用了手机的娱乐功能,并将其视为打发上课时间的“良器”。 此外,也有学生通过手机查找解题思路、答案等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手机的便捷性与多功能使众多学生对其产生了深度的依赖,遇事热衷于网络搜索,怠于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便会逐渐减弱。加之网络媒体纷繁复杂,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辨识能力、自主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在信息泛滥的网络媒介中,他们往往是被动接受,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网络受骗现象时有发生,网上侵犯性行为层出不穷,违反网络法规现象频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威胁。
教学活动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灌输、传授,而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使不想学的学生想学,使想学的学生持续地学,有了这种种尝试与努力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3]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地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有滋有味,就需要“综合考量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结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根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3]务求灵活多样、深入浅出,切记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此外,教师还应明白知识的获得是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不应将学习简单地理解为课堂说教。在关注学生课堂“专业生活”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他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将其有效纳入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大学生课堂生活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他们的注意力从手机的虚拟世界里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可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往,不必出门不必见面就可以与人交流沟通。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更是热衷于网络社交,他们几乎用网络解决一切问题,交友、购物、学习等等,久而久之,他们对网络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从早到晚机不离身,课上课下不停摆弄手机。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同学、师生之间关系疏远,业余生活单调等。这并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状态,他们应该走出去,拓宽自己的社交渠道,适当参与有益身心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术讲座、联谊活动等,通过与人的直接接触及沟通,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扩大自身的朋友圈,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真实且珍贵的师生情谊和朋友情谊。此外,班级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学生之间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手机着迷现象的不断蔓延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从众心理作祟。有些学生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所以他们采取一种随大流的行为以获取安全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善于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面,携手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从而逐步改善课堂手机着迷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媒体素养主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体信息的更谨慎和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体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4]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对各类媒体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学会理性、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媒体,从而有效抑制手机着迷,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学会观察他们所处的媒体环境,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媒体和媒体信息;学会理性、谨慎地对待媒体和媒体信息,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辨别、接受、运用和传播等,培养自身正确解读媒体信息的能力。在正确认识媒体,具备解读媒体信息能力之后,应学会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常识,合理地运用媒体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职能,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通过讲座、板报、广播、选修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