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文化”这一概念十分抽象,含有多种意义,而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使用者也会发生变化。Hall 于1976年提出文化的冰川隐喻:露出水面的可视的显性文化(如语言、食物、衣着等)只占了文化的一小部分,而冰川隐没在水面以下的隐性文化才是基础,例如沟通方法、信仰、观念、行为规范等。而国内学者潘亚玲(潘亚玲,2016:19)则将文化比喻为树,一个族群就是一棵树。族群的文化根植于该族群历史发展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树根代表着隐性文化,包含了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信仰等;树干则是文化中间层的礼仪、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时间观、空间观等;树叶和果实可以代表显性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服装、建筑等。文化是有生命力,处于动态发展中。因此任何留学生相关的研究都应该从跨文化适应程度开始,只有心理层面适应,后续的语言教学、文化传播才能顺利进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华学习是一个政府支持、政策扶持的大趋势,东南亚、中亚等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明显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来华留学生31.72 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这些国家正成为来华留学的发力点。其中,浙江省等东部11 省市来华留学生共计34.19 万人,占总数的69.88%。“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成为重要的国际传播力量。
截至2019 年8 月1 日,在CNKI数据总库中,以“‘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为题的论文有151 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为题的有28 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文化认知与适应”为题的仅有1 篇。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始于语言,旨在文化传播。通过语言教育,着眼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适应情况。具体而言,这个群体是否适应中国的文化,对中国文化认知情况如何,希望学到中国文化的哪些内容等问题尤为重要(王强,2015:80)。
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7 级、18 级的19 名柬埔寨与泰国的留学生,留学时间在6 个月到18 个月之间,来华之前都没有过留学经历。参加问卷调查的留学生中,20 ~24 岁之间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7.9%;男性占94.74%,女性占5.26%。换言之,留学生群体年龄集中在25 岁以下,男性占绝对优势。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共19 份,实际回收19 份,有效问卷19 份,有效率100%。针对语言有困难的同学,班主任教师也协助其解读问卷,从而保证了此次调查的顺利完成。
此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有选择、填空两种形式。针对主观性较强的题目,预留了空白,供学生填写主观答案。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年龄、性别、工作经历、留学计划、家庭状况等。
第二部分是社会文化适应性调查。该部分旨在研究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适应程度及与在中国社交互动的方式。
第三部分通过量表测试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留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其中包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第四部分调查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程讲授的内容,了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最希望文化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经调查发现,该批留学生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柬埔寨和泰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当今政治格局,经济水平只能处于一般发展水平。大部分17 级和18 级来华留学生家庭一般有4-5 名成员,属于中等收入群体。该校留学生来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高质量教育,其次是因为中国适宜的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易于在华找到理想职业。同时有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希望经过3-4 年的学习之后可以留华工作。
在社会文化适应程度方面,整体而言,留学生对具体的物质内容适应较好,理解中国的笑话和幽默(89.5%),习惯当地的衣食住行(84.2%),习惯当地的气候(73.7%),熟悉当地各商场分布及交通系统。
在社交互动方面,来华留学生的交际互动能力不错,但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课堂活动、语言伙伴和体育运动。在学习上,几乎所有留学生(94.7%)与老师建立和谐关系,84.2%的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
来华留学生适应较差方面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客观地看待跨文化问题”,73.7%的留学生选择了“不确定”。
整体而言,从该部分模块测评结果推断,17 级和18 级“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物质层面的适应程度和校内人际交互能力不错,但就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限,比如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解读和对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使用不是十分到位。
在中国文化的认知和适应方面,“一带一路”留学生对文化的物质层面理解较好,很清楚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73.7%),但是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游戏就表示 “不了解”。该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行为规范了解一般,例如79.0% 的留学生对喝茶讲究点表示不了解。对哲学或者价值观方面了解较差,许多留学生表示不理解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的观点(84.2%)。
据此可见,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不能自动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果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该渠道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后续必须加强行为规范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等深层面的文化引导工作。
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方面,“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偏见较少,很多情况下呈现“不确定”状态,如“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好,什么都吃”(57.9%)。但就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和等级观念方面,留学生有明显的刻板印象,如52.6% 的留学生认为“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话总是拐弯抹角”。
在不同年级的分组对比中,在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刻板印象方面,不同年级水平的留学生有着显著差异。在一些刻板印象或者偏见数据上,17 级留学生的数据分布更加集中,而18 级的评价数据更分散。比如,“中国人很势利,总喜欢白种人,认为他们很有钱,更优秀”该项,17 级留学生选项集中在“比较准确”和“不确定”,18 级则集中在“不确定”(41.67%)。
从调查结果看,在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最不理解或适应最差的方面,都是与哲学层次上的中华文化联系紧密。哲学思想蕴含厚重的中华文化现象,对不同文化的人来说,是相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感兴趣的。
在参与调研的留学生心目中,文化教材的重点内容前五依次是中国的历史,名胜古迹,艺术审美,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和传统美食。但是,留学生中“不确定”或者冷落的文化学习课程前五分别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婚丧嫁娶风俗,中国的传统礼仪,中国的古代哲学和中国中医治病原理。
总体上看,留学生高度重视如何与中国人交朋友、希望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重视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日常操作性问题,而对古代思想以及中医治病等彰显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不感兴趣。
通过年级的分组对比发现,18 级留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选择较17 级留学生更加多样化。这种组间差异表明,来华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学选择产生影响,但差异性并不显著。
第一,“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适应程度较好。他们熟悉许多直观的、浅层的、日常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内容,能够在校期间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课堂活动和体育运动,与老师的师生关系融洽,基本可以适应中国的日常生活。
第二,“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行为规范层面了解不够深入,适应程度有限。结合调查问卷中的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和图书馆公共设施使用情况数据,“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我国法律规章、风俗禁忌还是非常不熟悉。
第三,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中的信仰、道德、哲学等价值观层面非常陌生,甚至有一些刻板印象或者不确定性,文化适应性较差。对相关价值层面开设的文化教学内容也不是很感兴趣。
虽然分年级数据显示,留学生的文化知识、刻板印象和兴趣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会有所改善,但没有很高的线性相关,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国际汉语教育,就必须回归文化教学;在进行文化教学时也不能仅仅止步于浅层显性的文化教学,后续文化教学的重点方向,还需要重视并引导留学生在行为规范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学习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