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禄
摘 要:小学数学的抽象性让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已成为新课改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的抽象性,还可以使学生学到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助力教学
情境是连接学生与数学的纽带,也是教与学“视界融合”的一种媒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是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期望。因此,很多数学教师把创设情境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让情境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点看法。
一、问题情境助力思维活动
问题是构成数学课堂的重要元素,也是思维的开始。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是激励、唤醒、鼓舞。”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就是让这门艺术熠熠生辉的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面积的概念以及学习面积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让两个学生为两个礼品盒涂色,并让其他学生猜测谁先涂完?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受面积的概念。接着,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与文具盒的封面,问学生:哪个面大?哪个面小?学生在动手中不仅可以初步感受面积的概念,还能意识到面积的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
最后,教师由问题“如何比较文具盒与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引出新知识的学习——面积。顺利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新课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运用问题情境助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还可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情境助力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脱离生活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因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无动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是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只有基于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才能缩减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搭配”时,考虑到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是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围绕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师拿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短裙、长裙、长裤)。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衣,问学生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动手比划着搭配的方法。“太乱了,我都有些糊涂了,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搭配呢?”教师故意露出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以此激发学生“帮助老师”的意愿。果然,有的学生提到“有序搭配”。教师让该生为其他学生演示“如何有序搭配”,演示的过程中,该生用摆一摆、连一连等方法,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演示搭配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迸发智慧的火花。
这样,教师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炼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掌握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学生用掌握的方法解决了“数字搭配”“食物搭配”等多种数学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情境助力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几何图形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想象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的几何图形教学,全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没有直观图像的体验,使得他们无法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换,教学效果甚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带来几何图形教学的“福音”。教學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图形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抽象的图形教学直观化,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情境,让情境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丹丹.有效使用生活素材 创设高效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18(2).
[2]王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