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互动式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12 01:19聂梦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绩护理专业互动式教学

聂梦琼

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式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价值。方法:将2018级1班及2班大专生作为观察目标,常规教学模式指导的班级命名对照组,互动式教学模式指导的班级命名观察纽。对比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及成绩。结果:观察组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后,在理论课成绩指标中优于对照组,且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评价较高。结论:互动式教学模式利于提升学生护理认知,改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护理专业;满意度;成绩

中图分类号:6642.4;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220-01

一、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对整体教学质量具有直观影响。护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常规教学模式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过渡要求学生接受,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形成阻碍,限制学生的创造意识。高等教育目标为提升学生知识容量的同时,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形成综合素养,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式教学为新型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实现与学生的交互,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未来在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将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目标,以下为详细报告。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l班及2班学生作为研究目标,1班学生42人,2班学生40人,男女同学人数分别为12人、70人,1班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更名对照组;2班学生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名观察组,两组学生基线资料差异对比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学生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为学生讲述教材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理操作方法。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操作,学生在台下观看,在学期结束后考核学生成绩。观察组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中,教师采取提问式方法与學生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从旁引导,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护理过程,及讲解不同病症案例,使学生对学习提升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习目标,学生自行搜索相关知识,小组成员讨论学习内容。实践教学中,学生是实践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内容为理论知识,所纳入的学生考核内容一致;实践操作考核中,考核内容及地点一致;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通过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表示,采取不记名填写方式,使学生认真作答。

(四)统计学方法

Spss22.0行各项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概率利用%表示,利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理论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指标为(92±3.58)分;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指标为(76±2.85)分,观察组学生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学生实践考核成绩对比

实践考核内容为大专护理生必须掌握的技巧,两组学生考核内容无差异。学生经过阶段学习后,考核学生技能,观察学生的动作合理性及规范程度、问题处理能力,划分优、良、中、差四个标准。观察组学生中,优:21人、良:10人、中:7人、差:2人,优良率为77.5%;对照组学生中,优:14人、良:12人、中:8人、差:8人,优良率为61.9%,观察组实践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三)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见表1:

四、讨论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护理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并以问题作为导向,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利用小组讨论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及实践的有机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兴趣及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探讨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改变常规教学的枯燥现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二)互动式教学内容

教师在指导护理知识的基础环节,采取提问方式,使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知识点,并提出疑惑。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在解题中需保持清晰的思路,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核心。课堂活动在构建中,需掌握问题的数量及节奏,从而将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提问式教学利于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应用型题目,教师利用问题点评价方法,根据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主学习,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及探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针对知识点设定问题,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于正确的答案教师直接肯定,错误的答案也要先肯定再否定,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作答。

病例分析中,教师利用分组讨论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混合分组,在团队协作中,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出自身对病例病情及护理方法的意见。小组讨论学习中,学生可提出针对性护理计划,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

(三)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探索护理知识及护理技巧,从而获得理想答案,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形成理论及实践结合的教学环境。在诙谐的教学氛围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教师点评,保障教学时效性。

互动式教学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护理专业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良好衔接,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对于问题可积极探索,保障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使学生具有决策能力。在问题探寻中,小组讨论及临床实践学生可主动解决问题,并模拟典型案例,使枯燥的教学环境涌现活力,保障教学氛围的真实感。

互动式教学模式利于提升教师水平:教师开展互动式教学课堂,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使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良好结合,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授课过程中针对问题设计及实践需制定严密的计划,保障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护理教师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教师能力及学生能力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合理利用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的适应性,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成绩护理专业互动式教学
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剖析累进评分法对体育成绩评定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