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勇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目标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有待更新等问题,提出语文学科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诊改,积极传授语文知识及技能,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以全面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诊改 合作探究 互动式教学 差异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121-02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语文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中职语文课堂进行教学诊改,应转变教学思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重新设计和丰富课堂内容,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观念未能顺应时代发展而积极更新,主要体现为:一是中职语文教师未能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主体,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忽略学生的个性特点;二是教学目标局限于将课堂知识点视为学习重点,学生知识面狭窄;三是教案过于陈旧,未能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需求。
(二)教学目标缺乏创新。传统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往往存在封闭性和单一性的特点,大多依据教学辅导资料制定,忽略学生实际需求,同时将目标局限于语文知识点,而忽略了更广泛的语文技能,不仅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有待更新。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而中职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成就感,丧失学习热情。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忽略中职学生个性特点,将现成观点强加于学生,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消极抵触,不仅学习效率低,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四)学生自身问题。中职学生往往存在知识结构零乱、学习能力及知识水平偏低等不足,同时,在对知识的总结、探究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此外,中职学生往往在基础性文学知识方面存在明显欠缺,通常只能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而无法领悟理解其深层内涵,且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均相对较差。
二、中职语文的教学诊改措施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诊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体现在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点及应当具备的语文技能等方面,语文教师据此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形式、实施教学行为,并检验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下,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侧重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实用性特点,因此教学目标的诊改应强调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延伸扩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学会如何领略文学之美,并提高自身的写作和表述技巧。
例如,笔者在设计《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目标时,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介绍作者郁达夫,帮助学生了解郁达夫作为小说家和散文家的身份,并简单讲述郁达夫的生平,然后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欣赏作者笔下的故都秋色,了解体会故都的秋天特色,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描写故都秋色的内涵,以此引导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笔下的秋色所代表的意义,从中了解如何利用散文寄托、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感悟。
当学生对全文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将学习目标转向语文技能的训练,首先请学生找出文中所描写的五幕秋景,从中体会和掌握散文写作中“形”和“神”之间的微妙关系,了解散文写作的特点,并带着这种领悟详细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发现和学习散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并结合文中的精彩片段帮助学生模仿、揣摩更成熟精妙的语言表达技巧。
在完成上述学习之后,学生对于散文写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笔者向学生指出美和灵感来自深入细致的观察,请学生更多、更仔细地观察大自然,领略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四季变化,尝试亲自动笔描写所见所感,抒发对自然和人生的领悟,从而完整地完成这一课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方法的诊改。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開放性特点的学科,因而教学方法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不断更新替换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变革。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灵活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差异化教学等多种方式,寻求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面对沉重的竞争压力,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显得极为重要。中职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顺应这一需求,强调全员参与,以任务为行动先导,通过分工协同合作的方式,个人任务与集体任务相互配合,从而完成任务。
笔者在讲授应用文写作内容时,针对“借条”的写作方法,以一张借条引起的纠纷为内容模拟了一次法庭审判,将全体学生分成三组,一组任法官,一组任被告,一组任原告,然后出示一张根据知识点设计好的借条,要求原告要求法庭帮助自己要回借款,而被告则为自己辩护此借条无效,由法官根据借条内容进行判决。在辩论前,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分工,各自收集了辩论可能涉及的信息。在本次课堂上,双方均利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了激烈辩论,最终各组均从中了解、掌握了借条的写作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团队力量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地获取信息,为“法庭”辩论做好准备,在更加深刻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减少了对于课本和教师的依赖,不仅锻炼了信息获取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与组员频繁交流互动,因此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从而实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互动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教师单方面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缺乏参与意识,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诊改应当从课堂交流方式入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加强师生及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通过和谐而活跃的交流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笔者在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时,打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分角色扮演,将这一著名戏剧亲自演绎出来,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融洽,笔者也参与了演出。学生对于这一讲课方式普遍感到新鲜有趣,同时对于自己担任的角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空前的热情研读课文,揣摩角色心理,同时对于其他角色的配合也极为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且实现了良好的课堂互动。当几组学生完成了各自的表演后,笔者再与学生共同讨论表演过程中对于课文及人物的体会,并组织学生讨论各自的表演,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牢牢地集中在课堂内容上,学生全程互动频繁,并表现出来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后的测试结果证实,学生对于这一课所要求的知识点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3.差异化教学。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基础知识水平均有差异,因此课堂教学若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往往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诊改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并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当笔者对《沁园春·雪》这一著名词作进行讲解时,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参与感和成就感,笔者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对于喜爱并擅长朗诵的学生,笔者请他们为全班大声朗诵这一词作,并通過点评和纠正他们的朗诵来帮助他们加深对词作的理解;对于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则请他们对词作中的经典词句进行分析和点评,以此引入词作讲解这一教学内容。对于课后作业,笔者同样进行了差异化的设计,对于理解能力很强且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要求他们额外拓展收集一些关于这首词作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毛泽东创作这一词作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述,并讲述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掌握了课堂知识点之后,收集与雪景有关的诗句和短文,从中体会其优美之处;对于基础相对薄弱且理解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重点记忆诗作中的生字和生词,并熟记全文。
这种差别化教学不仅确保了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此基础上增益收获,更重要的是,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
(三)语文教学内容的诊改。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中职教育始终以技能培养为教学重心,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诊改应当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体现专业特点,注重学生在文字表达、实用写作、语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需求,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工具作用。
笔者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组织学生对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的表现,以及廉颇之所以宣称“我见相如,必辱之”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当时秦赵两国实力及局势,对二人相争可能造成后果进行讨论,分析评价蔺相如的应对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并体会了解个人荣辱得失与国家利益、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历史知识为镜鉴,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职业道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诊改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诊改,积极传授语文知识及技能,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从而全面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志萍.五情诊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2018(5)
[2]董小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诊改的实践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8(6)
[3]张扬群,吕 红,彭 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校级方案编制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