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2019-08-11 23:48郑珊红
考试周刊 2019年54期
关键词:品德阅读能力培养

摘 要:自从上师范,《教育学》里的一句话一直在我的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那就是“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在最近的骨干教师培训中,这句话又再次被教育学院的教授提出。可见,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对于一个孩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啊!这给了我这位在教坛上努力耕耘了将近二十年的老师以充分的肯定与指向。因为我曾经迷茫过,思考过,也得出这样的结论过,但在教学教育中仍觉得底气不足,行动有所保留。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手握“立德树人”这支指挥棒,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关键词:品德;培养;阅读能力

一、 唤醒想象力,內化于心。

这里所说的想象力指的是道德想象力。道德想象力作为全新教学视角,对于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良策。何为道德想象力?所谓道德想象力,就是个体运用想象力认识自我、他人与情境,对解决所面对的道德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道德判断的一种能力。通俗地讲,道德想象力是关于道德方面的想象力。道德想象力可以是对“生活事件”的叙事想象,可以是发现道德问题的想象,也可以是探索解决道德的想象。“生活事件”可以截取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绘本或其他书籍中的好故事,再现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事件”想象他人生活、他人处境,将自己放在他人位置想象,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从而真正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

绘本中大量生动有趣的插图,深受低年级儿童的喜爱,有的绘本是讲述一个暖心故事,让学生读着读着,通过自己的道德想象力,不知不觉走入绘本的故事中去,去感受主人公的生活情感,从而受到熏陶,行为的矫正,思想的启迪。如《象老爹》中,象老爹和老鼠妹在生活上互相取暖,相依为命,他们的情感就如同生活中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当象老爹越来越老的时候,老鼠妹妹为他拿来了毯子,找来了他最喜爱的香蕉,修好了桥。当孩子的道德想象发挥时,他就会学着老鼠妹妹为渐渐老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些事。孩子的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就在绘本的影响下,在道德想象力的催化下,悄悄地形成。又如《我喜欢我自己》则是在行为方面进行引导,绘本中“我喜欢能吃光一碗饭的我”“我喜欢自己也能穿好衣服的我”“我喜欢会好好照顾小妹妹的我”等,无疑是从行为习惯方面指引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能做的事情帮着做。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声情并茂地讲述绘本故事。不仅有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有老师温柔的讲述,还有优美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完全在享受中接受教育,在道德想象力中培养良好的习惯。《犟龟》则让学生接触坚毅的道德品质。《不一样的卡梅拉》中卡梅拉由于平时不生蛋,到被抓后为了解救自己费尽周折才勉强生下蛋来,告诉孩子知识是靠平时的积累,千万不能有临时抱佛脚的念头。

总之,身为老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合理选择适当的绘本故事,通过道德想象力的作用,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良好的品德。

二、

指明方向,外化于行

当老师重视了品德,学生也会引起重视。我认为教育教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灵魂。当一位教师重视书写工整,学生也会重视,因而书写也工整;当教师重视阅读,学生也会重视,因而阅读能力也会提高。教师重视哪方面就会深入其中,倾力去做,因而会取得成功。

当学生有了向善向上的决心后,教师要提出要求,让他们外化于行。如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老师耐心地教。我会提醒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忙,每天都做一件好事,快乐他人也快乐自己。向学生讲人为什么会“舒服”。因为“舒”是“舍”和“予”组成,就是要“舍弃”和“给予”,要当一个懂得分享和给予的人才会舒服,才会快乐。学生们有条可循,都知道怎么做了,才能使德育在学生的行为中落地。

三、 评比班星,知行合一

当学生知道怎么做后,教师应及时地表扬,让学生把这种暂时的行为持续发展。正如进修学校黄校长所说“绿色成绩”,即可持续发展的成绩。我班的学生刚开始向老师问好时显得不自然。但我在教室里会夸大表扬,说:“其他班的老师说我们班的某某同学真有礼貌,一定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看到这位同学眉飞色舞,得意洋洋的神情,我也很舒心,特意评他为“文明之星”。下午,就有更多学生向老师问好,引起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我班还评了“爱心之星”等,如小涵同学会在同学伤心哭泣的时候安慰她;小辰同学会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我告诉他们这种行为不能只有一次,要坚持下去,直到成为一种习惯。现在,班里的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正在形成。

总之,教学有法无定法。只要你抓住德育为主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践措施,你就会收获“阳光”。再次引用进修学校黄校长的一句话:“变态”“调情”,“收获”“阳光”。解释为改变心态,调整情绪,收获阳光。当然在教学中你也会不顺心,会恼怒。最后以一句话和老师共勉。“当你对学生行为不满意时,请理解学生成长的不容易,学会控制自己不生气,做到对学生永不放弃。”良好的品德应从老师自身做起,从低年级儿童开始培养。

作者简介:

郑珊红,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阅读能力培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