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欣
摘要:根据我国对教育事业不断重视的现状,对新课程的改革力度不断地加大,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对道德,智力,体力,美学和劳动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新体系理念下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唱歌教学;高效课堂
针对小学阶段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高效开展音乐教学的内容,将音乐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展现学生们在这个年龄段的活力,便成为了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们如何提高课堂中音乐的教学的质量,这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考虑的关键点。
一、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身心素质
众所周知,现代的孩子们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是非常累的,国家虽然提倡减负教育,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被学习压弯了腰,不仅要学习语文、数学等知识,还要去学习吉他、朗诵、舞蹈等课程,硬生生将减负教育的初衷改变了。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输了,所以孩子们必须承担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唱歌必须先练气”,因此呼吸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肺活量,让学生们的发声更健康,同时唱歌有利于愉悦身心,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下,学生们需要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去放松身心。
(二)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可以总结世界上的一切。而唱歌教学正是有这样的功力,在学生们饱满、有活力的演唱中,渐渐就会融入到音乐之中,会将音乐的美妙之声与想象到的画面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开放想象力的平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
(三)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课堂教学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首好歌曲往往传达着美好的意境,讲述着美好的故事,是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意境的结合,因此,唱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对曲目的欣赏,根据学生们的喜好,欣赏美妙动听的旋律,伴随着旋律美、节奏美的意境,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这样可以将歌曲中优秀的元素提炼出来,陶冶小学生们的情操,激发他们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的兴趣,不断地培养音乐细胞,让音乐参与进入今后的生活、学习之中。
二、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新理念、新体系带动着教师音乐课堂的改革发展,也让学生们有机会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课堂教学相关策略。
(一)利用节拍律动身体,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体态律动教学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来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的美感。学生们可以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加入节拍,让音乐随着节拍的律动而动起来,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积极性培养,提升教师的音乐教学质量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例如,《母鸡叫咯咯》这首歌的教学中,让学生们感受、聆听母鸡叫声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先伴着录音带的节奏进行节拍训练,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课堂中来,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遐想性;也可以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组合节奏练习,同时可以利用手心、手背不同的地方拍出来不同的声音,学生也可以将打击乐器加入其中,跟着打击乐器例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乐器,将母鸡叫咯咯的节奏不同表现出来。这样的节拍训练是体态律动最简单的体现,是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合,开展合作性的音乐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多参与到音乐课堂中,通过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相互合作,完成唱歌教学。例如,《让我们手拉手》这一首歌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手拉手唱歌,去体验共同歌唱的快乐,可以先跟着音乐共同学习歌曲,伴着美妙的音乐教师共同带领学生们进入到歌唱的美丽意境中,再加入幻灯片的辅助,将整首歌曲的美好画面展示出来。老师唱一个句子,一个学生和一个句子,最后老师和学生可以合作唱出整首歌。教师的参与不仅仅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是学生们学习的典范,学生会不自觉的学习教师唱歌的方式和指导学生的方式,你唱我和,提升音乐课堂高效开展。
(三)注重创造和想象的结合,开展丰富情节的音乐教学
现代的学生条件优越,有更多的空间可供他们思考和遐想,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音乐的创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让小学生们试着改编所学曲目,也可以让学生们自行组队,对音乐进行再创作,把握好不同节点,唱别人的曲目,唱出自己独特的风味,唱自己的曲目,唱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在《粉刷匠》这首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生活的情节代入歌曲,不妨配上相关舞蹈,几个孩子们成群结队的表演,和不同声部的演唱,不同节奏的展现相结合,这边唱,那边和,从而达到一个你唱我和,你来我往的音乐景象,让学生们自己改编,自己表演,自己配合,将这样一个音乐故事呈现出来,一定是一曲完美的音乐。也可以加入小乐器,将不同时间粉刷匠工作节奏的快慢通过乐器的变换而展现出来,这样的再次创作,不仅考验的是学生的技巧,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展现音乐。
三、结束语
音乐,对人的熏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身心急剧发展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更是需要多多接触音乐,用歌声来表达心境,用歌声来陶冶心情。新时代新的音乐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音乐的要求也是不断地在提升,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的音乐课堂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们应该创新工作理念,用自己的智慧探索音乐教学的无限可能,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小学音乐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瑞英,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2]张小华,陈宇,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浅谈智慧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