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婉
摘 要 基于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态度的形成因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
关键词 数学态度;形成因素;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S1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181-01
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标准的制定,确立了情感与态度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态度与数学情感的培养。本文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希望能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态度学习的形成因素的探寻,从实际教学中进行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让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能关注人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整体提升,主动学习数学,热爱数学。
一、数学态度及其形成因素
(一)数学态度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态度是个人在自身价值观和道德观基础上所体现的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表现于其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有研究认为数学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数学的倾向性,数学态度是态度中的一种,必然也具备关于态度的特点。因此,本文所认为的数学态度是指个人通过学习而对数学所生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数学,是否热爱数学。
(二)数学态度的形成因素
数学态度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学习而积累所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的自身情感与态度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数学态度的正确引导以及情感的调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数学之于生活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领悟等。
二、数学态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之影响
(一)小学阶段中良好数学态度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尚浅,他们的很多态度并没有形成或者说极不稳定,可塑性很强,其数学态度也是如此。故而,小学阶段即为数学态度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若足够关注数学态度的培养,比较容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态度,良好的数学态度不仅可以促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能为接下去的中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甚至有利于其他学科的迁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上看,人的思维主要经历了从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以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与抽象逻辑思维互相促进的过渡阶段。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经验性的学习为基础,不断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互融合。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问题,揭示数学问题產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中如何渗透良好数学态度的培养
正视,理性分析学生的数学态度问题。在小学阶段,多半学生的数学态度都处于顺从阶段,他们之所以学数学,只是因为受到来自教师、家长和考试的压力而学数学,并不知道为何要学习数学,数学有何用,容易觉得数学枯燥无趣。因此,在数学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旦教师和家长放松管理,又没有考试临近的压力,他们就很难严格要求自己,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逃避对所谓枯燥数学的学习。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留意到,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那么一部分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由于基础不扎实,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存在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懒惰懈怠,被动学习,不够主动进取;二是存在学习障碍,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虽然课堂也认真学,但是难吸收,长期成绩不佳而习惯了落后,逐步失去进取心和求知欲。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也无法单纯地通过课后辅导或者加强练习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应该先从根本上正视他们的数学态度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其数学态度,排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畏难心理,树立信心,才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
四、结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最终目的是取得态度提高带来的应用效果。良好的数学态度伴随着高效的数学学习效率,数学学习成绩自然逐步提高。然而,对小学生良好数学态度的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不可期盼仅仅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强化,就想达到对学生的改变,我们应该把这种良好数学态度的培养意识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长远的角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长期的帮助,来达到长久的影响,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整体提升,主动学习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牛素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心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