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鉴赏能力培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摭探

2019-08-05 06:01汤建军
成才之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精读品析拓展

汤建军

摘 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体味节奏美,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感悟内涵美,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辐射拓展,体会意境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文章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讨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鉴赏能力;精读;品析;拓展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7-003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试题中对诗词的考查越来越多。从基本的诗句默写到语言赏析,诗词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词学习最重要的方式是“诵读”,学生只有充分诵读,才能体味诗词的节奏美、内涵美和意境美。对诗词的诵读和积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当然,如果不是出于兴趣,仅是机械背诵,则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把诗词积累变成娱乐性活动,学生则乐于参加。现在电视节目中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学生在诵读时会模仿节目中的题目,对诗词深挖细研,探究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加深对诗词内涵的领悟。本文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讨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精细诵读,体味节奏美

诗词外显的美体现在节奏上,在规范的音律平仄中可吟可唱。诗词为了押韵,可以不拘一格运用词性,学生只有精细诵读才能体会其美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原生态的阅读,让学生对诗词进行节奏划分,并联想诗句所描写的场景。有的诗词适合吟唱,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配乐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唱出来,充分体会诗词的韵味。学生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含义后再进行诵读,就可以自然划分出节奏,体会到音韵美。

适合吟唱的诗词很多,各种唱法的版本也很多。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网上有很多版本的吟唱。每个人的唱风不同,音律也不同,学生可以反复聆听、感悟。教师还可以与音乐教师沟通,让其在音乐课上教唱这首词,让学生在吟唱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控制每个字的发音、语调,准确把握其节奏,体味其节奏美。

二、深入品析,感悟内涵美

每一首诗词都传递着作者的心声:或思乡,或惜别,或醉情山水,或立志报国,等等。作者大多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怀古等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让学生诵读诗词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和目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正文前面有一段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由“兼怀子由”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想念自己的胞弟”是这首词所表达的一部分情感,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时仅限于此就显得狭隘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苏轼创作这首词时境遇如何,是顺还是逆。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属于外放冷遇的处境。然后,让学生再探究作者为什么被贬,生平如何。分析后,学生再读这首词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就会对“高处不胜寒”有更深刻的理解。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诗词彰显出乐观豁达的心境。在“问天问月”之后,自己立刻给出答案,排解了心中的愁绪以及与弟弟不得相见的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古以来,人不可能长聚不离,月不可能一直圆满,这是自然现象,因此不必难过,转而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表达了自己豁达的情怀。学生诵读时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教师在讲解时要结合创作背景及苏轼的性格特点,引领学生深入品析,体会诗词的内涵美。

三、辐射拓展,体会意境美

诗词拓展通常以“对比阅读”的形式,从意象、主题、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者把诗词的意象定为“月”,把自己的旷达情怀寄托于宇宙明月,表达出遗世独立的情感。苏轼词中的“起舞弄清影”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有着相似的孤独寂寞之意。两者在“问月”的情景中,都表达了无法排解的愁闷。苏轼和李白都是乐观豁达之人,苏轼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李白也表达了以月为友、及时行乐之意,有着相似的意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积极乐观的离别情,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及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词都表达着相同的处世态度和乐观豁达的情感。

因此,教师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時,可以补充一些以“月”为意象的与本词意境相似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对比赏析。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对比品读,在品读中积累更多相似的诗句,更深刻地体会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古诗词教学切忌“就诗论诗”,教师要抓住其中一个或几个点进行辐射拓展,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词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诵读的层面,还要深入品析,感悟其内涵美,更要辐射拓展,体会相同主题的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会学生咀嚼词句赏析法,感受“诗眼”的深邃。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辅助学习的习惯,力争让学生学习一首诗,积累一组诗,并能准确分析相同意象诗作的不同意境,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文琴.初中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李惠红.古典诗词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语文,2012(03).

猜你喜欢
精读品析拓展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