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媛
民办高校实行扩招和缴费上学制度以来,贫困生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目前成为学校教育开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贫困生经常因经济困难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的在校贫困生,主要指的是学生和家庭能够筹集到的在校基金,难以支付生活基本费用。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贫困生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很多学生因为经济上的问题而失去就业机会,这种非均衡性的教育发展导致教育问题普遍发生,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能够通过适当的经济援助缓解贫困生矛盾,有利于教育开展的公平性。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研究
(一)民办高校收费较高。自打我国高校实现扩招政策以来,民办高校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发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开展奠定了有利基础,民办高校已经成为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大多数都是由国家政策教育经费的投入创办的,而经费的来源渠道大多是自筹。因此,民办高校为了保证校园教育的稳定发展,在学生收费的过程中会远高于公办高校,加上学生在学校内所要支付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对于家庭经济环境困难的高考生来讲有着不小的负担,一些贫困生如果没有被公办高校录取,会直接选择放弃入学,这种发展现象影响了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贫困生资助体制不健全。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学生资助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学校都将学生資助工作的开展,交由学生处和学生工作部门,让管理中心承担对于各项资助工作的管理,但是民办高校在人员岗位编排的过程中,会在学生处安排一个或两个工作人员负责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虽然一些民办高校会选择辅导员兼职资金助学贷款管理,但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表现制定奖学金评选政策,相关资助制度尚不完善,许多政策都只发挥出了指导性的作用。学生经济信息的采集较为笼统,在认定执行上,只需要生源地政府的盖章,高校很少派工作人员进行核查,一些受资助的贫困生对象存在着水分问题。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策略研究
(一)加强对民办高校贫困生政策扶持。当前我国政府在进行教育经费投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只负责公办高校,对于民办高校的关注度较低,结合实际发展情况看,民办高校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资助较少,即使获取了一定的自助费用,也要远低于公办高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国家需要不断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教育政策明确规定,民办高校的学生和公办高校学生同样享受助学贷款,人民政府需要不断完善民办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制度,让考上民办高校,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样享有受教育权利。结合相关发展政策的实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做好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资金的投入能够解决民办高校贫困生问题,各省还需要不断扩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投入,提高贫困生受资助比例,保证教育开展的公平性。
(二)健全贫困生资助体制。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方统筹资金的形式实现资助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因此,学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地域发展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信息进行调查取证,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同时还需要建立资助监督体系和反馈机制,充分的发挥出资助育人的社会价值,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教育,让受资助的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发展心态。
三、结语
教育的公平性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也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强化学生的责任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自助机制,改变传统的管理形式,优化资助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首先需要明确贫困生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想要保证贫困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益,就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资助体系,推动贫困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民办高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帮助贫困生顺利的在高等教育中毕业,保证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打破传统的阶层限制。(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