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甜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创造性,不齿于以儿童为师。他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他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根据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浅谈其对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他诸多教育理念中,创造教育是其经常谈及的话题,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才是中国教育的完成”,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自始至终包含了要发掘、保护幼儿的创造力,他的理论以及基于理论下的实践,为我们幼儿的创造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创造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大条件”。创造教育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做到手脑并用,从而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启发人的创造力,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学龄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启示
一、多方面启发儿童思路,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 , 便成为一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 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可见不能创造的原因并非归于平凡,而是局限于“习惯性思维”。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具有模仿性、自发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学前儿童最初的创造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而且他们的创造活动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们乐于探索,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创造性也逐步增强。根据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一日生活中注重从多方面启发幼儿的思路,引发幼儿的思考。
二、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创造自由轻松的教育氛围
陶行知先生提倡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应该享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而幼儿能够享有这种环境的前提,就是师幼之间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应该与幼儿平等相处。在一日生活中,教师是帮助者,而非领导者,幼儿无法在“高控”的环境下“畅所欲言”“自由遐想”。在师幼相处中,只有平等的相处方式,才能使幼儿身心愉悦、自在,从而使创造因子处于活跃状态。在美术活动《快乐的夏天》中,有一个孩子给我的作品是两团红色,一团在上,一团在下,还有一些在我看来可能有点“杂乱”的线条,他指着上面一团红色说:“这是很烫的太阳。”又指着下面的一团红色说:“土地被太阳晒得都着火啦!”我听了以后笑了起来,直夸他有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儿童,给予幼儿自主自由地去思考、探索、观察、交流的空间,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尊重幼儿的独特见解,幼儿才能够养成不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敢于创新求异,从而发展其创造能力。
三、引导幼儿学会质疑,敢于发问
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前人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知识体系,而幼儿在继承这些知识经验的同时,又不应拘泥于这些前人的知识经验。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发问的习惯,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看法与陶行知是何其相似!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会产生疑问,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提出质疑。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在对自己画的猪进行涂色,在作品分享时,我们发现,孩子们给自己的猪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甚至还有彩虹色的猪。有些孩子看见了彩虹色的猪后纷纷感叹:好美啊!也有一部分孩子提出了质疑:这世上哪有彩虹猪?于是我请彩虹猪的作者来说一说她的想法,小女孩站起来,一脸骄傲地说:“你们听说过花格子大象艾玛吗?那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象,既然大象可以有五彩斑斓的,猪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大家都信服地点了点头。我也夸赞了她:“说不定,等你们长大了也能繁殖出五彩的猪!一切都有可能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勇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亲近大自然,亲近社会
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大自然和社会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幼儿可以在与自然、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各种新鲜的事物,并不断迸发出创造思维。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该多开展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去认识大自然与社会中的事物,如鲜花、鱼虫鸟兽、路边的标志、车辆等,从而丰富并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其探索精神。
五、手脑并用的重要性
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他说:“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不许动手, 动手要打手心, 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操作与实践同样也是幼儿思维的源泉和外在表现,幼儿的操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体现创造力的过程,幼儿是在不断地尝试,操作、探索中进行创造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在用到脑的同时,手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自己“动脑”“动手”,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符合现实,具有实际效果。幼儿不断探索、取得教训、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创造力的表现。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该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帮助幼儿强化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