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成军
小学语文的学习包含了识字、阅读、写作等各方面,通过思维可视,将抽象化、模糊化的思维过程、方法转变为形象化、直观化与具体化的思维图例形式,将不可视的思维(思维方法与路径)呈现出来,使得其清晰可见,能够帮助理解和记忆,提升信息加工和传递的效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实例,分析了思维可视化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和实施,从加强纠错引导、提升阅读能力、发展逻辑表达、有效积累应用、助力深入探究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学习方法的运用。
“思维可视化”技术有图示技术(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图示软件技术(XMIND、Linux、Mind manager等)。小学语文中提到的思维可视化,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将知识以形象化、具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师生借助软件作图或动手作图等,以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让思维可视,加强纠错引导
教学中常说的“因材施教”和“建构主义”,都需要结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教学方法与策略。而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是教师们较为头疼的问题。引入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设置一些活动,可以有效摆脱教师基于经验进行学情预测的不足,把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重难点、兴趣与能力生长点,以此更好地策划教学方案。通过让“思维可视”,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思维过程,教师及时了解、深入分析与快速应对,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介入,实现高效教学。
二、让思维可视,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教学是知识掌握的基础。阅读能力体现在理解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两个方面。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较难掌握知识脉络,对文章的内涵理解也较为模糊。结合思维导图方法,将复杂的文章细化为几个核心部分,建立从属、并列等一些逻辑关系,构建可视化结构,清晰地呈现文章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让思维可视,发展逻辑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课程,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需要加以重视,前提是扎实语文基础。逻辑表达能力其作用不仅体现在表达或者是说话这一方面,还与阅读和写作有关,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阅读、写作与口头表达的基础是思维过程,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那就难以形成通畅的表达。传统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先想后说,通过梳理清楚脉络,再细部加工。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在小学语文阶段进行阅读活动时,鼓励“思维可视”,通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四、让思维可视,有效积累应用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和能力快速增长的阶段,由于他们年龄小,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积累、沉淀,将接触到的大量知识、语言现象与事件素材等,经过去粗存精,积少成多,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扎实语文基础。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是起步阶段,需要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语言材料,逐步构建成集成块,构建成知识网络库。为帮助学生积累和应用,鼓励学生集腋成裘,引入思维可视化学习方式,运用画知识树、构建知识网络图与概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以此由点到链、由链到面,逐渐构成系统的知識体系,扎实语文根基。
五、让思维可视,助力深入探究
思维可视化方法还可以由教师设计与展示,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新课改提出以后,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增加互动的方法,但是无序和零碎的提问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很多课堂只是围绕课文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过程。由此,需要引入思维可视化学习方法,打造开放探究式学习活动课堂,基于“思维可视”主旨,设计教学主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和发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让思维可视,即引导学生运用图像、符号、动作等多种手段,形象生动、界面直观、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可视化学习方法践行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它改革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和方法,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技能的发展,因此成了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新命题,有待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的完善,为培养更多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作者单位:沭阳县钱集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