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中倩 吴日娜 杨洪彬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时首选手术,术式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可有效解除静脉曲张情况[1-3]。但术后患者需卧床休养,减少活动且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由于下肢DVT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4],故临床需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予以积极预防,避免发生下肢DVT。本研究针对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在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以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预防下肢DVT疗效。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79岁,平均(57.13±10.24)岁;研究组5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3~80岁,平均(54.78±10.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临床辅助检查确诊大隐静脉曲张;(2)神志清醒;(3)具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指征;(4)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和认知障碍;(2)合并严重感染病症,具有糖尿病和高血压;(3)手术未能完成。
(1)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自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每隔12 h给药1次,每次4100 IU,经皮下注射给药,持续2周。(2)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低分子肝素给药方法同对照组,心理干预具体操作: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其内心顾虑,针对患者的心理动态给予其心理辅导,告知患者“下肢DVT可预防,无需过度担忧”,鼓励患者与同病房病友积极交流,患者之间可互相鼓励,并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术后下肢DVT的预防要点。
比较两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3)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总分均为0~100分,得分随着不良情绪的减轻而降低,两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4)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量表)作为评估工具,量表有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生活条件和社会功能,各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得分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增高,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调查问卷发放100,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s),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研究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2.63±1.28)d和住院时间(6.47±2.35)d均低于对照组(4.20±1.76)d和(9.65±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而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项目 时间 对照组(n=50) 研究组(n=50)SAS评分 干预前 54.81±7.75 54.56±7.82干预后 47.08±6.49# 41.34±5.73#*SDS评分 干预前 53.94±7.70 53.67±7.78干预后 46.25±6.17# 40.09±5.22#*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而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维度 时间 对照组(n=50) 研究组(n=50)躯体功能 干预前 72.53±6.42 72.69±6.55干预后 80.08±7.53# 87.47±8.29#*心理健康 干预前 70.35±6.20 70.56±6.34干预后 78.72±7.32# 86.89±8.21#*生活条件 干预前 71.08±6.31 71.37±6.45干预后 79.29±7.47# 87.16±8.24#*社会功能 干预前 70.59±6.19 70.87±6.24干预后 77.92±7.85# 85.46±8.45#*
大隐静脉是下肢浅静脉中管径最大的一支静脉,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指大隐静脉发生扩张、弯曲成团,其发病率约为20~30%,其发病率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中占比约为90%[7-9]。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劳累过度和站立过久有关,患者发病后伴随有小腿酸胀、水肿,临床针对大隐静脉曲张主张采取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可有效解除大隐静脉的曲张状态[10-11],但由于患者术中静脉受到损伤,加上术后下肢制动,易发生下肢DVT。
下肢DVT主要是由于深静脉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静脉血管阻塞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易导致患者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肺栓塞,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临床上主张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DVT予以积极预防[12]。低分子肝素是临床针对下肢DVT等血栓类病变治疗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抗凝剂,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13-14]。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认为在防治大隐静脉曲张下肢DVT时,不仅需要采用药物进行预防,还可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以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切入点进行干预,可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以更好的心态配合预防工作,确保预防工作顺利开展[15]。
本研究结果显示:(1)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可切实减少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下肢DVT的发生,避免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2)干预后,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有效预防了下肢DVT,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了患者躯体不适与不良心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干扰。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心理干预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可有效减少下肢DVT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