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7-24 01:40伍淑英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结肠癌血小板

温 凌 伍淑英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510000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针对结肠癌首选根治手术治疗[1],但术后,部分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对其术后恢复十分不利,还需采取积极预防措施[1-3]。明确结肠癌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关键,本研究针对既往20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结肠癌术后患者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结肠癌术后下肢DVT提供指导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0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25~69岁,平均为(49.26±18.54)岁,≥60岁有43例,<60岁有157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为:(1)病理诊断明确为结肠癌;(2)具备手术指征后行根治性手术;(3)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有欠缺;(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手术前存在血栓栓塞症。

1.2 方法

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形成下肢DVT分为血栓组13例和无血栓组18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年龄(≥60岁或<60岁)、既往下肢DVT病史(有或无)、体质量指数(≥25 kg/m2或<25 kg/m2)、合并2型糖尿病(有或无)、合并高脂血症(有或无)、下肢静脉穿刺次数(≥5次或<5次)、手术时间(≥2 h或<2 h)、术后活动时间(< 3h/d或≥3h/d)和术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或<300×109/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年龄、既往下肢DVT病史、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下肢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和术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将年龄、既往下肢DVT病史、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下肢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和术后血小板计数进行赋值,各变量赋值结果见表2;赋值后纳入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0岁、有既往下肢DVT病史、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下肢静脉穿刺次数为≥5次、手术时间为≥2h、术后活动时间<3h/d和术后血小板计数为≥300×109/L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呈现出增高趋势[4-6]。结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该疾病临床首选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有效切除肿瘤病灶,延缓肿瘤进展,但由于患者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加上术后肢体制动,其术后易形成下肢DVT[7-8]。下肢DVT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后并发症,易引发下肢感觉神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9-10],故临床需对结肠癌术后下肢DVT予以积极预防。

明确结肠癌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是预防结肠癌术后下肢DVT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制定有效预防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关键[11-12]。本研究针对20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60岁、有既往下肢DVT病史、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下肢静脉穿刺次数≥5次、手术时间≥2h、术后活动时间<3h/d、术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是结肠癌术后下肢DVT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其术后往往需要卧床休养,加上老年人的机体耐受性差,其术后卧床时间较青壮年更长,翻身困难,下肢血液流动不畅,易致血栓形成;既往有下肢DVT病史的患者其术前血液黏稠度较高,更易诱发血栓;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其血糖、血脂水平异常增高,长期高血糖、高血脂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小板进入活化状态,易诱发血小板聚集;下肢静脉穿刺次数过多、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其机体受创更加严重,导致下肢静脉损伤,易引起应激反应,导致纤溶功能紊乱,引起凝血,增加血栓风险;术后活动时间越少,患者下肢血液流动速度越缓慢,易导致血液进入高凝状态,增加血栓风险;术后血小板计数过多,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13-15]。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受到年龄、既往下肢DVT病史、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下肢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血小板计数等危险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形成下肢DVT,临床上应针对结肠癌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加强管理和干预,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表1 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表2 各变量赋值表

表3 结肠癌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结肠癌血小板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