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楠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推动了微信、微博等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自媒体得以迅速传播流行,表明时代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据CNNIC《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网民规模达8.29 亿[1]。根据该报告数据统计: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约为1.5 亿。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在校大学生人数①扩大一倍推算,上述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数仍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也就是说,当前,在每一个在校大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网络行为。
作为“微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基于此,则如何保证大学生在“拔节孕穗期”,其行为、观念不会受到来自“微时代”的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实现根正苗壮的成长,将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迫切的课题。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现今已基本完成了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为后续的纵深研究提供了预研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研究者们多致力于网络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观的重要影响作用的确认。然而,影响受众的三观是一切媒体自有的功能,也是媒体的存在价值,因此,确认“微时代”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观的重要影响作用,其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并不显著。第二,立足“微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3-8],对“微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观念的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总体研究多,个案研究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立足微时代基本特征,立足调查实际,重点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所谓的地方本科院校指的是设立在非省会的地级市的以服务该市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任务的省属或省市共建的普通本科院校。
为考察网络“微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与观念存在的问题,选取陕南地区三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 份,回收问卷1 000 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80份。有效率为98%,在整理、录入问卷数据之后,对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此次抽样调查980 个有效样本中,男生占47.96%,女生占52.04%;调查对象学科背景分布为: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专业的人数所占比分别为44.9%、46.22%、8.88%;大一到大四学生所占比例依次为:20.41%、33.67%、30.41%、15.51%。具体各指标因素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分布
根据本次调查所收集的980 个调查样本,其中96.94%的大学生日常上网以智能手机为主要上网设备。在关于“你上网使用的最主要的互联网应用”的因素调查中,调查对象选出的排名前六的互联网应用依次是:即时通讯、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直播。除此之外,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大学生认为网络购物、网上外卖等网络消费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可见“微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9]大学生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调查发现,网络“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心国家最新政策和时事新闻,并且在网络舆论中能弘扬真善美,遏制假恶丑。比如,在问及“是否关注并浏览人民网、共青团中央、教育网等国家权威官方网站的公众微信号、微博账号新闻”的问题中,57.96%的调查对象回答关注了,并偶尔浏览推送新闻;在关于“是否参与过网络公益活动”的问题中,61.0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参与过。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发展,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调查也发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网络“微时代”的今天,信息的传播裂变加速,一方面“微时代”信息的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超时空性、互动性等特点为当今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场域;另一方面,信息内容、传播路径、扩散的裂变性、接收的超时空性都为丰富当今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了提供了广阔文化基础。但是,在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价值判断标准也处于受外界物质、实践、信息的塑造中,积极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与消极腐朽思潮同时存在并冲击大学生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部分大学生无法清晰认知、分析网络现象,会出现矛盾性选择,甚或出现无所适从性迷茫。
“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社交的主要途径。在“一般情况下,你与亲友联系的主要方式”调查中,980 个调查样本中,高达63.47%的大学生选择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为日常主要社会交往方式,有31.22%的大学生选择打电话的通讯方式进行交流,仅有5.31%的大学生选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同时,大学生使用网络工具的频率较高,总时间量大。在关于大学生上网时间的因素调查中,在980 个有效样本中,平均每天上网4 h 以上的有390 人,占总样本的39.81%;平均每天上网3~4 h 的有394 人,占总样本的40.20%;平均每天上网2~3 h 的有 153 人,占总样本的 15.61%;平均每天上网2 h 以下的有43 人,占总样本的4.38%(节假日期间大学生上网时长会急速增加)。网络“微时代”已经在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社交方式。
调查还发现,有效样本中,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表示日常主要选择微博、微信、社交网站、BBS为主要获取信息渠道。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更多的是使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表达个人感情,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人际关系疏离的问题,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可能存在三个以上的微信群,宁愿发文字或语音消息,也不愿面对面对话。即使聚会也多被各自的手机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呈现出人际关系疏离现象。
“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受网络信息影响较大,网络道德自律有待加强。在关于“你是否会转发传递正能量或帮助他人的网络信息”因素调查中,在980 个有效样本中,有近一半调查对象选择会转发正能量信息,而另一半调查对象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认为庞杂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在围绕“你是否在网上发表过过激或不文明言论、是否浏览过色情网站、是否转发过未经证实而吸引眼球的文章或图片”开展的调查中,在980 个有效样本中,有41.22%的调查对象选择在网络上发表过过激或不文明言论;27.76%的调查对象表示浏览过色情网站;31.02%的调查对象选择转发过未经证实而“吸引眼球”的文章或图片。大学生普遍认为,在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匿名化的网络环境下,面对扑面而来的庞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个体往往可能降低自我要求、放松自我监管。
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认为判断个体道德水平最为直接的标准是道德行为,他提出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赖及自律精神是道德的三大基本要素。同时,德国哲学家康德关于自律与他律的哲学论述认为,意志自律是道德的最本真原理,自律也就是作为社会的个体用道德责任和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则指社会个体依靠外界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等来约束自我。结合涂尔干道德三要素、康德自律论及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本研究认为“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大学生个体道德观受网络多元价值观的猛烈冲击,在缺乏有效法律法规监管和引导的情境下,处于价值观、道德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网络道德认知模糊、网络道德自律弱化甚至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也就是涂尔干指出的因纪律精神弱化而酿成的道德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微”软件使用最早、最活跃的人群,微媒体、微时代、即时交流、浅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生活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人人都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终端,网络信息“没有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面前,部分大学生信息筛选能力不强、理性思考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欠缺,从而产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
网络“微时代”信息传播自由化、多样化的影响,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对个体的引导力被削弱。眼花缭乱的信息,个性化的各种直播、真人秀中部分信息所宣扬的享乐主义、颓废、暴力、色情内容,使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产生质疑。即时通讯、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直播是当代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抖音、快手、一直播等短视频平台是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故事、QQ 空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晴雨表;网络新闻、视频、音乐是他们文娱生活的重要来源。“微时代”信息的生产与接收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文化符号,但同时也衍生了信息传播主客体模糊化,信息内容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传播方法形式化等问题。“微时代”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大学校园内的“沉默群体”提供了自由表达自我的平台,“微时代”的“分享文化”“秀文化”甚或“恶搞文化”层出不穷,现实生活中沉默的群体在网络中更容易找到归属,实现身份认同。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新鲜又刺激的网络世界对他们有无限的吸引力,高校、家庭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若不进行正确、有力的引导,大学生则容易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产生现实人际情感冷漠的问题,也不利于他们形成清晰的网络道德认知,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人际交往半径,网络“微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同时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特别是对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在不良上网习惯和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因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网络认知模糊,现实人际交往疏离、冷漠,道德自律弱化甚至行为失范等问题。人或许不是万物的尺度,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尺度[11]。大学生网络行为出现问题是一种社会事实,应理性对待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领域共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12]。这为新时代推荐网络舆论生态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微时代”为大学生的生活、社交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也为犯罪分子窃取个人信息、坑蒙拐骗、虚假营销、造谣传谣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今已有部分大学生就受害于网络诈骗、“校园贷”、网络传销等网络陷阱。若不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就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微时代”背景下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使我国互联网领域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要构建良好网络生态环境,需要网络主流媒体发挥作用,引领网络正能量,尽可能地以接地气的方式高唱时代主旋律,了解民意、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以消除网络杂音。
网络“微时代”为个体搭建了广阔的表达平台,高校是大学生道德观习得的主要场域,在高校需要建设网络舆情监管、预警体系,重视舆情引导,及时疏导大学生出现的负面网络情绪,确保“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公民意识、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规范是应该有的,但是如果一切都需要规定,那将是件不幸的事情[13]。在互联网+的社会浪潮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同时配合家庭教育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形成一支紧跟时代步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网络“微时代”环境下,高校应该突破传统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同时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成长的引导,家长需要以平等对话的姿态与大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说教。
“微时代”在信息的获取上机会均等,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话语权弱化,部分年龄大、知识更新慢的教师对于新事物敏锐性与大学生群体有差异,大学生群体对于教育者传输的信息会经过筛选-理解-内化的过程。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绿色软件,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纵然是“微时代”信息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社会个体网络行为的终极管理不是顶尖计算机工程师的代码编程,而是个人道德价值观。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唤醒和自律精神、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破解“微时代”网络道德问题的最有效路径。“微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网络“微时代”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当代大学生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的能力,同时要学会以主体性地位理性分析网络事件;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运营实践,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校园新媒体发起的校园活动,参与校园内微信、微博公众号的新闻采编和推送,了解网络媒体的运营机制,培养对网络事件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学会“对于那些感性诉求超越客观事实影响公众意见的所谓后真相表达,对于那些试图推动舆论朝着非理性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事实真相还在调查过程中就想主导网络舆论的噪音杂音,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14]。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在加强对大学网络犯罪事件的防范意识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能正确甄别网络行为,达到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目的。
网络“微时代”的到来对当今大学生交往、思维、生活方式都产生着史无前例的影响,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拔节孕穗期”,学校、家庭要对大学网络行为进行正确、有效引导,以培育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同时网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在多方社会力量的配合下引导大学生网络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大学生青春力量。
注释:
① 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