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怀
(商洛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8。总书记讲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坐标是什么,学术界众说纷纭,急需厘清。
一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7.26”讲话前,学界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坐标研究并不多,但观点基本一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我们“站起来”(1919—1949),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使我们“富起来”(1978—),1989年以后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使我们开始“强起来”(1989—)。如潘卫东认为,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发展强大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二阶段: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第三阶段:江泽民同志率领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中华民族由富起来逐步向强起来发展。”[2]樊建红也曾提出与潘卫东类似的观点,“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中国人民真真实实地富起来了。1989年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顶住西方的反华叫嚣,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使中国强盛了起来。”[3]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7.26”讲话后,特别是十九大后,这方面的正面研究仍然不多。
胡鞍钢指出,如果说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实现了中国“站起来”;从改革开放时代(1979—1990年)到小康水平阶段(1991—2000年)再到新世纪前二十年(2001—2020年)的小康社会阶段,实现了中国“富起来”;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就意味着中国“强起来”[4]。
任天佑认为,改革开放30 多年,如果我们主要是由贫向富阶段;那么,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在继续解决富的同时,应当主要解决强的问题[5]。
人民日报2017年8月17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6]。
李君如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贡献,习近平同志概括为‘三个起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其中,每一个‘起来’都对应着一个历史时期。站起来,是毛泽东同志对新中国成立的精辟概括:‘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富起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发自内心的赞誉。强起来,则是今天全党全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最热切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强起来是新时代的主要任务[7]。
李海青、徐兴豪认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站起来,1978年以来成功解决了富起来,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可以说,‘强起来’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目标定位,这样的历史定位是对‘站起来’‘富起来’历史使命的接续,如果说‘站起来’主要着眼于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治层面,‘富起来’主要着眼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领域,那么‘强起来’便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整体概括。”[8]
陈志宏明确强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9]。
胡涵锦也认为,“站起来”的明确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富起来”和“强起来”不能机械地以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个量化指标来界定,这两者也不是两个决然割裂的发展阶段,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强起来”的过程中,继续需要“富起来”;“富起来”的过程中,也不断体现着“强起来”[10]。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蒙受苦难,探求光明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历经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1]
综观以上观点:除胡鞍钢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让我们“站起来”之外,绝大多数认为新中国成立让我们“站起来”(1949);“富起来”的起始标志绝大多数认为是改革开放(1978);“强起来”的起始标志绝大多数认为是十八大(2012)。这些学术观点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绝大多数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近三十年(1949—1978)排除在三个“起来”、三个“伟大飞跃”之外。
二
习近平总书记 2017年“7.26”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12]。这段讲话告诉我们两个历史节点: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八大后中华民族开始“强起来”。这里的“新的发展阶段”与两个多月后十九大讲的“新时代”应该是同一所指,我们可以得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新变革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结论[13]。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8。这段话进一步明晰强调了“7.26”讲话精神,对我们研究的这个问题没有提供更多新的信息。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划时代的。”[14]这段讲话告诉我们“站起来”的起点在五四运动。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一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用三个连续的自然段表述了三次“伟大飞跃”。其原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5]
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段完整且清晰地描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坐标: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站起来”(1921—1978);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实现了“富起来”(1978—2012);十八大后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3,所以“强起来”的预期应该是十八大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2012—2050)。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坐标的描述,对于学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坐标的研究具有权威的澄清和归结作用。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种社会发展状态。从辩证法层面看,每一次飞跃,后一种状态对前一种状态的替代,其实质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质变。在新质形成后,新的量变又将开始。量变是渐变,质变是瞬变;量变形成过程,质变形成变点。三个“起来”、三次“飞跃”的每一次“起来”“飞跃”都是由量变、渐变到质变、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不能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割裂开来,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16]。由此可见,“站起来”是一个“站立到站稳”的渐变过程,“富起来”是一个“开始富到已经富”的渐变过程,“强起来”是一个“开始强到真正强”的渐变过程。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对应的时间段为1921—1978年,这是一个“站立到站稳”的渐变过程。
建国前二十八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站立”的问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没有解决“站稳”的问题,党和新生政权面临着严峻考验:军事上,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环境方面,欧美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党自身建设方面,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某些党员思想退化,生活腐化[17]360。面对严峻考验,党和人民保持清醒头脑,勇敢迎接挑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不仅巩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为中国尔后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巨大物质成就,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8]为中国经济独立自主的、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正因为取得了以上巨大的成就,才弱化了帝国主义的亡我之心,新生的社会主义才不至于被扼杀在摇篮里,“中华民族才得以光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老的中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7]64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所做出的各种努力都指向于“站稳”——巩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成果,夯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这里的“自立”“屹立”无疑具有“站稳”的意蕴。
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 对应的时间段为1978—2012年,这是一个“开始富到已经富”的渐变过程。
2000年的总体小康也只是温饱有余富裕不足,也只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变点,并没有解决“已经富”的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业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17]896
国富首先是民富。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 674 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年均名义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 908 元,增长49.9 倍,年均名义增长12.3%。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 m2,比1978年增加26.2 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 m2,增加 29.0 m2。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65 元,比1978年增长71 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17 元,增长58 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 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 倍,年均增长24.9%。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 部、87.0台和21.5 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 部、77.3 台和 21.0 辆。
恩格尔系数是判断国民富裕程度的较为权威的标准。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21.3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下降28.4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在30-40%之间,属于“富裕”的范围。2015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为30.6%,已临近“最富裕”的范围[19]。
从十八大到本世纪中叶,对应的时间段为2012—2050年,这是一个“开始强到真正强”的渐变过程。
“强”的实质是主体在多方互动中表现出来相对于其他各方的影响力,属于比较实力,具有能动性、外显性的特征。1840年以后,“图强”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仁人志士们为之奋斗的远景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2012年十八大以来,这一远景目标被拉近,强国之路拥有了细化的可操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真正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该战略设定的最终目标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细化,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将最终目标设定为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上对二十一世纪中叶前的发展蓝图进行了规划: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二〇二〇年的全面小康还是二〇三五年的现代化,都只是“强起来”过程中的一个变点,并没有达到“真正强”的目标。只有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算真正“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