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推动三个表征过程,从具象向抽象逐渐演化,通过对数的表征转化,帮助学生建构数概念。
[关键词]数概念;数学思维;表征;内外表征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48-02
在小学阶段,数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元素,也是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端。学生对数概念的学习将会贯穿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对数概念教学来说,要让学生理解数概念,需经历对数概念的表征过程,其中包括概念的外在表征、内在表征以及内外表征的转换。所谓表征,就是用某种形式将事物或某种想法表现出来,以实现交流的目的。当学生掌握表征的意义之后,就能够进一步提升思维,建构数概念。对数的表征是学生向更高一级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数概念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的表征过程,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突破,有效建构数概念。现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以模型对应推动表征过程,感悟数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概念形成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就是对概念基于某种内在表征进行有效的交流。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模型取代实物,并保留原物的操作性,使抽象的数和模型一一对应,建立数量联系,再借用计算器、数轴、方格图等形式化表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直观可视的外在表征过程,掌握抽象的数概念内容,理解和感悟数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11~20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以模型为表征形式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为十的数概念提供直观支持。笔者先让学生想一想,怎么做能够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有几个草莓(如图1所示)。学生提出可以将每五个圈一圈,也可以每十个圈一圈。具体怎么操作呢?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小棒,还有两个盒子,并让学生做好记录。学生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的盒子里,然后画1颗珠子代表1捆(即10根小棒);剩下三根小棒放在右边的盒子里,然后画3颗珠子(代表3根小棒)。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印象,将放一捆小棒的盒子当作十位盒子,放一捆就可以记作1,代表10;将放单根小棒的盒子当作个位盒子,放1根就记作1,放5根就记作5,为接下来建构数概念奠定了基础。
显然,要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和数位概念,这既是难点,又是要点所在。笔者通过引导,先让学生建立10个一堆、10个一捆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画珠子的方式将图和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表征过程,以可视的方式,将一捆小棒过渡到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的一顆珠子,让学生从单个的一个个数扩展到以十为单位的一群群数,体会到一个算珠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意义,完成了从“以一当一”到“以一当十”的抽象过渡。
以上环节,教师为了让学生领悟数的意义,以模型对应推动进程,带领学生经历数的表征过程,先从圈十个草莓表征数10开始,再将一捆小棒作为表征的材料,让学生将其抽象为十位数上的一颗珠子,最后有了十位和个位的数位建构,将放一捆小棒的盒子定位为十位,放单根小棒的盒子定位为个位,有了这两个“盒子”的直观表征,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可以将1当作1,也可以将1当作10,有效实现了对数的抽象意义的领悟。
二、以形式转译推动表征过程,理解数的本质
在小学数概念教学中,面对同一个数概念,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表征形式转译,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丰富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多种表征形式的转译过程,在各种表征形式之间转译越顺畅,学生就越能够获得丰富多元的概念理解,从而有效感悟数概念的本质。
比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袋小方块,让学生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看看怎么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学生先用数数的方式,发现一个一个表征太烦琐了,然后又用圈100的方式进行表征,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尝试用小棒来进行表征。用小棒表征能够直观呈现出数的完整结构。如235,学生先摆出一百根小棒为一捆的大捆,共有2捆;十根小棒为一捆的小捆,共有3捆;还剩下5根小棒。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进行数的表征,这种表征的转译,让学生对数概念有了本质的把握和理解。
在以上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经历多种表征形式的转译过程,让学生完整建构多种表征形式的一一对应,理顺数之间的关系,直观地认识数的内部结构。借助不同形式的数的表征过程,学生逐渐从直观过渡到抽象,经过推理就能很快认识到200可以用计数器百位上的两颗珠子来代替。这说明学生已经有效地理解了数概念的本质。
三、以有序循环推动表征过程,内化数的运用
在小学阶段的数概念教学中,学生对数的认知具有有序循环性,大多数都是先从直观入手,借助形象来感受,然后再进行抽象,但是经过抽象之后,又需要通过直观的表征来进行解释和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表征的有序循环,带领学生从感性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感性,逐步深入,步步进阶,使数概念得到内化并走向运用。
比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这一内容时,对于练习题“三个班的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笔者设计了实物、图形表征和模型表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经历表征方式的有序循环过程:大家可以分一分小棒,或者用画图的方式,看看怎么分、怎么画才能让12÷3一目了然。学生借助操作和画出的图像,理解了12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个一,紧接着笔者再让学生去理解120÷3,学生认识到可以将120看作是12个十,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就是4个十(如图2所示)。
以上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引导,层层递进,带领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直观的表征过程,循环往复,有序转换,使学生将数概念内化于心,顺利完成了从直观感受到抽象推理的跨越,从而积累了对数概念的应用经验。
总之,在小学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经验之上,通过引领学生推动数的三个表征过程,帮助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领悟数的意义,建构数概念的本质,内化数的应用。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