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实质上包括“此在”“彼在”两个要素,学生是此在,与其有各种关系的其他要素是彼在,“此在”与“彼在”的关系是学校场域中道德生活的基本问题。
所谓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們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俗一点来理解,道德便是社会中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道德角色定位以及对应的道德规范。由此,学校场域中道德生活存在的“此在”与“彼在”之间的问题,本质上是不同情境下学生“此在”与其他要素“彼在”的角色定位及道德内涵问题。抓住了学生“此在”与“彼在”的道德角色定位这一问题,就掌握了学校道德生活的关键。
(孙晓东,冯文宽:《此在与彼在:学校场域中的道德生活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