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玮
摘 要 以天水市公园小学智慧课堂为例,论述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产生的两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应用这两种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反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移动学习;云平台;智慧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1-0006-04
1 引言
研究背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步成熟,iPad、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移动电子产品步入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2.0开启了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地浸润和影响着教育者和学习者,对师生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进行了重塑,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变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一种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018年,教育部制订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要普遍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技术性的措施,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才是根本,就是要求师生不仅会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信息化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
智慧课堂教室落地天水市公园小学 2017年,天水市公园小学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制订《公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四年发展规划》,以畅言通教学平台为切入点,以学乐云智慧管理为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将利用四年的时间,逐步打造学校畅言通及学乐云管理平台应用特色学校,助推学校云教学时代建设步伐,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在现有条件下,公园小学购置80台平板电脑(Pad),构建一间智慧课堂教室,支持80台平板电脑课堂交互使用,并在校园内实现Wi-Fi全覆盖。学校采用集中管控,控制终端的上网时段和应用程序的下载。在家中,家长手机上安装学乐云、陕旅英语等APP,学生可选择手机、平板或电脑进行学习。
移动学习环境构建,实现了学生平板、教师终端、家长终端的无缝对接,打破了时空限制,支持课前、课中、课后移动学习,实现线上线下师生交互和评价展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公园小学结合过去“双案四程”(1140)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基于移动学习终端,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要学科的两种探究式教学模式。
2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建构式学习方法,是学生根据问题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1]。
祝智庭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2]。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时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课堂,具有数据化教学决策、即时化评价反馈、立体化交流互动、智能化资源推送、可视化教学呈现、数字化实验展示等鲜明的技术特色[3]。
新创设的移动学习环境带来大数据分析、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课件与微课录制工具等新技术,学校通过教师全员培训,教研组集体备课、磨课,区教研室和电教馆反复观察课堂教学,跟踪学生课后学习,通过“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从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现实中抽象总结出一套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这种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分为翻转课堂探究式和复习式,在整个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这两种教学模式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学校通过校本教研、青年教师公开课等形式,在大数据管理评价等机制体制下,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激发教师的研修动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总结、优化和改进。该教学模式产生及优化过程如图1所示。
3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翻转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的认知)+“师生课堂互动学习”(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公园小学在融合了平板电脑、学乐云大数据等新技术之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学乐云平台提前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评价,并提前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移动学习终端學习环境下,学生课前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要求,在家中利用电脑、平板或手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终端提交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并在班级圈里进行上传分享;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心得进行实时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根据评论进行引导。
课中,教师根据大数据分析出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在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梳理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讲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学习、归纳总结,并进行习题检测;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分析,查漏补缺,巩固内化所学知识;布置下一个学习任务,在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拓展提高练习。其基本教学策略模式如图2所示。
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一课为例,公园小学教师准备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探究图形平移的概念,掌握图片平移的方法。在微课中,教师利用动画演示讲解图片平移的方法和平移的要领,在方格纸中进行图形的平移;通过设计GIF动画,引导学生区分旋转和平移现象。学生在课前学习结束后,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分享在班级圈中,通过发布日常生活中的照片和短视频,描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将方格纸上的作业任务拍照分享,开展师生互评。
课中,教师展示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并通过小组讨论,继续深入探究图形平移的要领(方向和格数),设置纠错教学环节,纠正学生在图片平移过程中的易错点;之后设计习题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图3所示)。
以小学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构成,分享巧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用一张蜘蛛网要求归纳出文章前四段的结构和段落层次;分享朗读的录音(如图4所示);课堂上,教师领读生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同时分享学生的朗读录音,小组继续探究蜘蛛网格文章的段落和层次,纠正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困惑。
复习课探究教学模式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借助大数据等平台对学生目前已具备的知识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测评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具体到学生学习易错点和易错题,掌握学生知识结构上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课的重难点,同时归纳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复习,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根据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设计习题并发布到平台上,同时列写提纲,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勾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教师分享展示学生画出的思维导图,通过微课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纠正并辅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根据大数据平台对习题检测分析的结果,重点讲解学生学习做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对个别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提问和辅导。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设计有区分度的习题进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教学流程如图5所示。
以陕旅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My Family”复习课为例,课前,教师通过线上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单词和相关句型掌握情况,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答题和错题情况;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探究本单元所学的新单词、短语和句型。学生通过自主归纳,将已学的新单词、短语和句型列写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拍照上传归纳结果;朗读新单词,上传录音;完成Family tree思维导图。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易错点,通过屏幕分享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用“This is...”句型介绍家人,用“Who is it?/ Who are they”进行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各个人物单词grandma、grandpa、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Kitty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本单元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课堂最后进行习题强化训练和总结。
4 结语
一年来,在天水市公园小学的研究实践中,这两种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和大数据平台,教师充分地准备教学资源和练习题,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及时点评,多屏互动,精准分析,交互评价,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授课制的空间限制,移动学习终端和工具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根据学生交互频次,记录其參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个性化学习资源,提升了课堂和课外的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和发展中会不断地完善,在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丹,王珠珠.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可用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3-87,101.
[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49.
[3]李新义,刘邦奇.基于建构主义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