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云平台下网络教学的推广当前已在高职教育界得到积极响应,但高职生由于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和对新技术运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文章从供给侧教学设计方面和需求侧学习应用方面分析了各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提升云资源利用率、合理设计交互环节、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和改革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云平台;高职;网络教学;网络学习;O2O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154
自从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4月向全球启动免费开放课程以来,网络开放课程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促进开放课程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内得到有效运用。如何运用云平台相关技术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并设计适合高职生需要的学习模式,这是摆在当前高职教育界的一个紧要课题。探究高职院校在网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供给侧教学设计方面[1-3]
(1)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共享匮乏。
教师按照事先编排好的教学方案和脚本,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与摄像镜头面对面,基本以唱“独角戏”的方式完成,再经过后期剪辑和制作,提供给学习者。各学习者只能在异步的时间和空间当中,独自完成静态课程的学习,无法实时就某一知识点参与到与授课者的互动中来,也没法做到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2)教学内容以单向性、视频为表现形式的网络在线课程为主,互动交流与讨论不足。
学习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喜好的,也有方式方法的,还有不同的接受度。但目前的网络教学,大多以PPT、在线或者离线视频播放的形式,单向性地为学习者传输教学信息,学习者至多可以重复回放,没法做到及时与授课人或其他学习者互动交流与讨论。无论从方式还是内容上都难以符合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3)教师对学习效果的反馈和跟踪缺乏有效手段,学习评价难以确保真实和客观。
现有的网络教学方式,授课人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跟踪,例如学习者是否在认真学习而没有干别的事情授课人无法获知;而学习者也难以及时、主动、有效反馈自身学习效果。因此,授课人对学习者进行过程性评价存在着天然障碍。尤其对以异步完成的课后检验和作业,授课人根本无从知晓是否是学习者独立完成而难以保证学习质量。
1.2 需求侧学习应用方面[4-5]
(1)开放性的网络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习专注力的转移。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解决了时空的限制,方便学习者获取无限可能的学习资源;但另一方面它又很容易诱使专注度本就不高的高职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转移至与学习无关的领域。事实上,对自控能力比较差的高职学生,后面这种情况在当前网络学习中普遍存在。过程控制的缺乏,将导致他们网络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逐渐丧失。
(2)随机性的自主学习造成学习过程浅尝辄止、学习成果缺乏统筹。
高职学生一直以来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学习过程很容易为外界各种因素所干扰和中断。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对自控力较差的高职生,随机而不加约束的自主学习,极易使他们来回穿插于各种有关学习或无关学习的结点上,学习过程缺乏连贯性,所获知识点也是零散和碎片化的,无法在头脑中统筹成知识结构,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异步性的网络学习模式致使情感交流匮乏。在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中,授课人和学习者是面对面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授课人能及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情感上的交流(如勉励、讲趣事等)来维系学习者积极的学习状态。但在异步网络学习模式中,双方在时空上是分离的,高职生一旦没有教师的过程性监管,其学习动机和状态就难以维持,网络学习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2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对策[1-3]
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方式的推广,为高职学生在零散、随机环境中进行更具针对性和更富成效的网络学习提供了可能。通过分析以上制约高职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开展的相关因素,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促进云平台下网络教学方式深入开展的几点思考。
2.1 政府和教育机构与云平台及网络服务运营商展开合作以降低资源使用资费
当前教学资源制作者把学习资源放置到云平台往往被收取一定费用,而这通常转嫁给了学习者。在4G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所需上网流量的费用,对缺乏经济自给能力的高职生是笔不小开支,以上资费都为他们深入开展网络学习平添了阻力。因此,政府和教育机构有必要与云平台提供者和网络服务运营商展开合作,降低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在校生进行网络学习的资费,为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网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2 将教学设计、课程结构、操作界面等多元素相结合来构建师生交互环节
要充分利用当前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同步形式的要约定好专门的时间和渠道开展在线交流和讨论,异步形式的要指定专门的媒介开展课后沟通,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及时予以回复。课程结构上,要设计多种板块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需求,既要有规定动作(如在线课程、留言论坛等),也要有自选动作(如课堂魔方、智能资源编辑等)。设计操作界面时,要简洁、自然,让学习者没有距离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将多种手段相结合,在云空间中为高职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网络学习环境。
2.3 组建线上到线下(O2O)相结合的云课程学习共同体
对于高职生而言,独自线下学习可能带不来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构建一个基于云平台、有教师参与、志同道合、积极向上、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无疑会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化学反应、促进共同提高,产生积极和正能量的推动效应。进一步,在校的同学带动身边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来,形成蝴蝶效应。结合以往经验,这种学习共同体,不应只局限于线上的交流学习,而应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或教师或学生组织的、线上或线下的学习活动,把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2.4 多种手段和措施相互配合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职学生在缺乏过程监督的情况下,学习的持续性不够,这可以通过技术上的有关配套措施齐力抓好。比如可以开发出基于云架构特定学习环境下的网络点到系统和学习过程跟踪系统,对在指定时间段内的“在线课堂”的学习和测验等,要求参与者开启视频链接,实现教学者和学习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网络意见箱的方式,了解高职生对在云平台下进行网络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者的教学方式。多管齐下,通力配合,促进高职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5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和发展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能及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也有助于学习者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发展性评价能发掘学习者潜在的能力和隐性的长处,促进个人实现和自身发展。将二者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较全面地对一个学习者做出客观准确评价。可以离线作业和在线考试为手段,以及主观性题目和客观性题目相配合来构建整个评价体系,借助现代化的微博、微信等即时信息发布工具实现定时和不定时地在、离线答疑指导对学习者正确、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非常重要。
3 结 论
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的实施引领一种全新教学方式的推广,这无疑对原有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也对高职教育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使得高职生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应区别于其他学生群体。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教学的有关问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高职网络教学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徐苑苑.基于云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13(3):71-77.
[3]张爱华,于畅.Web 2.0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4):46-50.
[4]黄丹.高职学生网络学习动机探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2-15.
[5]党涵.高职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