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急救观念滞后,急救技能教育薄弱,在现场救治的最佳时间内“坐以待医”或“胡乱为”的行为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医学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医学背景,可以经过包括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止血、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伤员搬运、疏散等基本护救技能训练与自制和运用简易防救器材器具使用等简短培训,极大地挽救伤者的生命和提高救助后的生存质量[1]。目前针对在校医学生急救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鲜见,都侧重于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视角进行讨论,分析影响医学生急救能力因素的研究认识不足。本研究拟在了解在校医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揭示医学生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增强在校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控意识和处理能力,发挥医学生在急救现场的先导作用,为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调查现场,分层整群随机抽取2015级、2016级、2017级临床医学、预防与卫检、药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调查1145人,其中有效问卷1119份,有效率为97.73%,其中2015级311份,2016级391份,2017级417份。
采用网络式自填式调查问卷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集中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基本信息、急救能力掌握情况、急救能力影响因素项目。依据急救知识技能、急救常识和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急救能力掌握情况和急救能力影响因素项目,前者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外伤包扎、伤员搬运、家庭意外急救等方面共16个项目,后者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20个项目,详见表1。急救能力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我们规定70分以上(含70分)为具备急救能力,70分以下为不具备急救能力。
表1 调查项目及编码
从问卷星导出EXCEL数据库,首先核对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一般特征采用绝对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不同人口学特征急救能力掌握情况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145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19份。研究对象的性别、专业、年级及家庭情况构成见表2。
医学生整体急救能力具备率为43.07%,其中男生具备急救能力的人数为155人(42%),女生为327人(43.6%);独生子女具备急救能力的人数为214人(45.1%),非独生子女为268人(41.6%);来自城镇中具备急救能力的人数为250人(45.5%),来自农村的为232人(40.8%)。不同人口学特征急救能力具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015级、2016级、2017级中具备急救能力的人数占比分别为57.6%、38.1%和36.9%,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具备急救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64,P<0.001),如图1所示,越高年级的医学生具备急救能力率最高。不同专业医学生具备急救能力的人数占比分别为:影像学41.8%,护理学44.9%,药学31.8%,预防与卫检25.2%,临床医学48.8%,不同专业医学生急救能力具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0,P<0.001),如图2所示。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变量B1、B2、B9、C1、C4、E1、E2、E3、F1与医学生急救能力具备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年级、专业、B2、B9与医学生急救能力有着明显的联系(P<0.05)。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高年级的医学生急救能力具备率是低年级医学生的1.525倍(95%CI:1.302~1.787);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急救能力具备率相对更高,其比值比(OR)为1.626(95%CI:1.045~2.529);事先的安全措施准备和遇到困难时压力状况与急救能力具备也呈正相关,越在接触危险因素前做好安全措施的学生、在遇到困难与干扰时压力越小的学生其急救能力越强(OR>1)。
表2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构成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急救能力情况
注:性别比较:χ2=0.256,P=0.613;独生子女比较:χ2=1.318,P=0.251;家庭住址比较:χ2=2.499,P=0.114。
图1 不同年级急救能力具备情况
图2 不同专业急救能力具备情况
研究发现只有43.07%的同学具备急救能力,在校医学生的急救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进行"第一反应人"急救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急救意识,提高其急救水平[3]。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有调查显示有83.3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去开展院前急救知识培训,这证明大学生意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4]。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即实习前期)的急救能力培养与强化,有助于增强医学生实习前的急救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影响急救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不同调查显示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如贾丽等[2]在新疆塔城地区的研究中提出,新疆塔城地区中学生急救知识得分影响因素为教学语言、正确性关注度、兴趣程度、需求程度和住址。苗晨曦等[5]在了解长春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的认知状况中发现,影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的主要因素主要为担心自己的急救能力不足以施救病人,也担心被误解而背黑锅。段文凝[6]在研究昆明市大学生健康素养中提出,女生安全急救素养水平高于男生,封竹兵[7]在调查高职医学生健康素养中指出,影响男女医学生急救相关的能力,这可能与男女生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有关。陈唯等[8]在广州市大学生中调查显示急救知识、急救行为、急救能力自评得分、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况是急救态度影响因素。胡汝均等[9]在医学院校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调查分析中发现担心自己急救能力不够是影响学生实施急救措施的主要原因。
表4 影响医学大学生急救能力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证实年级、专业、在接触危险因素前是否做好安全措施、在遇到困难与干扰时抗压能力与医学生急救能力有着明显的联系。多因素分析后未发现性别与医学生急救能力有关系,发现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其急救能力具备率较高,其原因有二:一是高年级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远大于低年级的同学;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将课本知识与相关的病例结合,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在高年级开设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等专业课程。此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还选修一些急救类相关课程。因此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急救知识的程度,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抢救技能。另外,在接触危险因素前做好安全措施、遇到困难与干扰时压力越小的学生其急救能力越强。加强急救护理的同时做好急救人员的安全防护、减少急救人员危害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学生进行急救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再教育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保证院前急救人员人身安全,也有助于开展院前急救。
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尤其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如预防医学、护理学、影像学等),使在校医学生均能具备基础的急救技能。本研究显示低年级的在校医学生对于急救能力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但医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需求较高,学校可对医学专业低年级同学,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学习,注重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有研究认为院前急救训练可开展急救知识教育的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写急救教育讲座心得,有助于在校医学生急救意识的培养[10-11]。开设急救能力培养的选修课并设置急救技能的实践课(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采用仿真人模拟教学,让学生轮流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及急救流程的熟悉[12]。另外,心态也影响医学生急救能力的具备,学校可针对该方面开设一些心理辅导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
综上所述,在校医学生的急救能力亟待提高,学校应该通过开展培训、学术讲座、开设选修课和急救技能的实践课等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