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9-07-12 13:44杨玲玉
成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小学数学学生

杨玲玉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起步,对整个学习生涯都有着重要的影響,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尚未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小学数学的教育改革首先要明确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区别:前者是选拔教育,与可以称之为“淘汰教育”;而后者则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想要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绝大部分学生是“演员”,甚至是听众或听众的现状。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公”。笔者结合个人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 创造条件,激发兴趣

为了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讲”活动,每个课时拿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讲解一个知识点。以“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按照计划安排表让该节课自讲的学生上台进行知识点讲解,在学生讲解完基本知识点以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这一性格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对讲课学生进行提问。在提问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大家对该知识点进行简单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完善。通过这样一种自讲的方式,首先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得到一次上台演讲的机会,在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学生会积极进行准备,主动搜集材料并进行思考。其次,在学生提问和小组讨论的环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班级环境。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尊重,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逐渐提高。

2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受学校的正式教育,他们的学习技巧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都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尤其是数学相较于其他感情较为丰富的学科比较晦涩难懂,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稳步夯实数学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得到了重视,个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比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判断题的练习来逐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让学生判断“2是最小的自然数为”为例,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般会回答“不对,0是最小的自然数,不是2”。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判断是正确的,随后要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表达语言:“因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不是2,2是最小的自然数是错误的”,或者说“虽然2是自然数,但是最小的自然数是0而不是2,因此2是最小的自然数是错误的”。随后,教师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再判断表述一次。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三习”结合,即课前预习(感知)——课堂练习(理解,讲题)——(课后复习)。首先课堂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这样学生在正式上课时不会对内容过于陌生,主动参与度会更高。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更多学生的疑问得到解决,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交流,让其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学生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布置作业,作业不宜采用“题海战术”,而是要在满足学生得到练习的基础上,又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做进一步的思考。既让他们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又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3 重视实践,增强创新

想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充分的参与进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加深印象,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自由拼接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并让学生自行观察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一系列实践,学生自己可以逐步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家共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计算公式。并且,在得出计算公式以后,教师要适时进行提问,比如要是菱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通过创新实践得出结论。

4 面向全体,分类要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这一观点在21世纪的素质教育中依然有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立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每个章节背后都都“做一做”的练习,教师可以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重点练习;教材中的变式练习题,教师可以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多练习,那些带有星号的题目则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做。通过这样一种分配方式,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结语: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依然是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要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立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速读(上旬),2018,(3):104.

[2] 王迎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山东青年,2016,(4):63.DOI:10.3969/j.issn.1004-0927.2016.

04.042.

[3] 廖金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7):189-189,190.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