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金 郭小曼 肖杉
摘 要 学生随堂评教是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随堂评教作为学院近几年来开展的教学评价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教师教学的评价权。本文通过分析学院随堂评教的实施进展,探索随堂评教制度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随堂评教 促进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18
Abstract Students' in-clas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rengthen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guarantee teaching quality. A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developed by the college in recent years, classroom evaluation fully reflects students'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B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in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classroom evaluation; promotion; teaching quality
随堂评教是一种及时、双向的反馈评估活动,也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西方国家的学生评教制度已有近百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4年,此后学生评教零星的在高校开展,直至20世纪60、70年代,学生权利运动兴起,为回应学生对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考试方式等要求,学校开始收集学生评估教学的信息,这是学生评教的雏形。[1-2]随着时代变革和思维转化,随堂评教逐步显示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学习体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点。
1 随堂评教的合理性
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5年建立学生随堂评教制度,该制度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教师课堂教学主动性,及时掌握授课质量,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推进学院教学量化管理进程。临床医学专业中基于案例或者问题的教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同时,作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具有超高的精确性和逻辑性,在此类教学中,评价系统需即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3]与网络系统评教不同,随堂评教的及时性和开放性,使得评教结果相对准确公平,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评价意见进行针对性调整。临床医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一门学科需要多数教师共同授课,平均每位教师的授课次数较少,这使得在学期末开展网络系统评教时,学生因上课时间较久、印象不深等问题,造成评教的随意性,并且单一的分数无法准确反应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信息,随堂评教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4]
2评教结果的应用
随堂评教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主要用于改进课堂教学,通过反馈评教结果,教师能准确掌握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以学院开展随堂评教为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授课教师依据反馈做出整改。通过推进教学法预试讲、观摩听课等活动,追踪关注教师教学改进的落实情况。
随堂评教是督促教师科学诊断自身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状况发现,教师对教学方法改进方面具有天然的惰性。[5]因此,随堂评教结果作为高校优秀教师选拔、职称晋升等决策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教师重视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成长是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进而成為更优秀的教师,这便是随堂评教的价值。
3评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评教制度在国内高校快速发展,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我院开展的学生评教工作也被赋予很高的期望,但在实践中,学生评教结果是有效且有偏差的。[6-7]一是评价标准设置不合理。由于不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等存在差异,类似的学生评价指标往往缺乏针对性。评价指标笼统抽象、不确切,学生难以把握。评教对象重点不清晰,缺乏长远连贯计划,面对授课教师评教全覆盖的模式,学生评教任务重,容易使学评教由主动变被动,最终流于形式。二是学评教对教学质量提高联系不紧密。学评教结果无法真正约束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作为单方面的反馈,其结果往往被当做教师评优评先的指标,因此客观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学评教制度不能完全被教师认可接纳。三是学校对学生评教意见缺乏及时反馈和有效整改。随堂评教注重对“教”评价,而非对“学”的评价,学生对参与的随堂评教结果享有知情权,而评教结果缺乏反馈,会挫伤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起不到应有的督促作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授课学时、周期固定,学评教的反馈无法及时落实整改。以学院为例,医学专业课程的开展主要依托附属医疗单位的师资力量,其课程内容专业化要求授课教师出自专业科室,对应章节授课完毕,学评教反馈的落实情况只能在下一届该课程的开展中体现。四是未能合理使用评教结果。在评教过程中,学生不是完全理性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判断存在主观性、片面性。若完全依照评教结果评价授课教师水平能力,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挫伤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 对策及建议
针对随堂评教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优化评教指标,合理设计评价体系。结合不同课程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合适的评价指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评教活动,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课堂的需求。
(2)开拓思路理念,准确定位评教功能。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对评教的主观认同感,肯定、重视学生评教的态度;作为被评价者,教师参与评教既是完成重要的教学活动,更是进一步认识自我,不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成长成熟的必要方式。
(3)完善组织过程,优化随堂评教工作。开发多种方式开展学评教,克服单一的问卷调查模式,修正问卷内容,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评价指标。优化评价程序,控制评教时间,拟定连贯的评教、反馈、落实计划,突出评价对象,逐步提升教师教学教学水平。
(4)合理使用结果,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学生评教旨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力求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促进教师自身及专业的发展,学评教因其存在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判断教学效果的唯一依据。合理对待学评教结果,谨慎应用,适时改进,维护授课教师教学教改积极性。
总之,随堂评教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推进教师教改、提升教学水平的便捷方式,加强师生对随堂评教的认识和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效改进、实施随堂评教制度,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在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方面的作用。
*通讯作者:肖杉
课题项目:学生随堂评教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Greenwood,G.E.et al.(1976).A study of the validity of four types of student ratings of college teaching:Assessed on a criter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 gain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5:171-178.
[2] 徐丹,熊艳青.多元 科学 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J].大学教育科学,2016.3:102-106.
[3] 丑赛,赵峻,潘慧.教学反馈的发展与特点及其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特点[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4):574-576.
[4] 陶心琢.随堂评教与系统评教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4-6.
[5] 陈绪赣,石秀杰.认可与激励:学生评教结果应用的价值依归[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9(2):95-98.
[6] 毛丰付.学生评教,偏差几何——對某校学生评教的数据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87-91.
[7] 牛连强,张志佳,彭新茗.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高校学生评教问题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7.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