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平
摘要: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引导中小学生更好的去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我们必须及时提高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一种主动的心里倾向,对各项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仅仅对其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它还能让中小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愉悦其身心。
关键词: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培养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阅读,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可以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陶冶精神,启迪智慧,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培养“可持续性”学习知识的能力;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需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1积极引导。让孩子亲近童书。
故事启智。学生对阅读没发生兴趣时,老师挑选动人的故事读给他们听,让孩子们听出兴头。告诉他们,这些好听的故事来自于书中,书中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2.开展讨论。老师常常利用图书推荐课把一段两段的故事,用抖“包袱”、卖“关子”的方法“抛”给孩子,或猜猜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或帮主人公解决难题,以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3.激情激励。引导孩子读书,“赞赏、认同是保持他们热情的不竭动力。”4.保证时间。讓班级阅读持久常态地进行下去,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离不开的生活方式。
2推荐经典。为学生精神打底。
提供经典书目。2.开展拓展阅读。除了推荐经典童书,我们还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拓展性阅读。例如:上了《盘古开天地》之后,推荐孩子们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学了《卡罗纳》后,引导孩子们阅读《爱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以致用,感受读书的快乐。
3环境熏陶。为孩子营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的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教室无处不激情”,一个不凡不俗的教室书香环境能浸润和昭示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幽雅的环境中,沐浴书香,享受快乐。1.做好环境布置,营造读书氛围。让班级的墙壁、黑板、书橱、窗户充满浓烈的书香。2.相约经典诗文,关注人文韵味。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进行“名家诗篇大回放”,背诵《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适合中小学学生背诵的古诗词,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读书人文氛围。
4榜样激励。让孩子重视阅读
教师激励。孩子就是一面面镜子,在他们眼中能照见教师的影子。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一个爱书的老师,一个会和学生分享读书快乐的老师,肯定能带动一大批爱看书的孩子。陪着学生一起阅读,不断给自己“充电”,经常和孩子交流看书的体会,时时为孩子们作榜样。2.家长激励。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孩子爱书,父母自己首先要爱书。我们建议,家长也要读书,从每天的15分钟开始,读完后和孩子一起大致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就行了,做有心的家长。这随意聊聊中不仅有对书的感悟,更有亲情的温馨。3.伙伴激励。
5寓读于乐。让孩子享受阅读。
“本色、真实、吐故耐新”是读书活动的高境界,而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读书活动的基点应是个性生命原生态的展示。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让孩子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1.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孩子们对活动有着天生的爱好和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读书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成功。2.建立“书香文化”专栏。设置一些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好书大家读”,建立名家名篇、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歇后语等读书知识资料库,方便学生读书。家长、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上面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利用博客站点进行读书交流。3、举办书香文化节日。开展读书诵读竞赛,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等。
总之,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通过不同渠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否浓厚,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掌握了适当的阅读方法,自己主动投入到学习和阅读中,他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蕴藏的潜力,看到自身焕发的能量,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开创生动活泼探索学习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