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瑾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与材料、同伴、教师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师幼互动是师幼共同对话、共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共同成长的过程。那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与幼儿互动?影响有效互动的重要问题究竟有哪些?教师需要如何寻找问题所在?
【关键词】互动;适宜材料;适时介入;适合方法;适量分享
在区域活动时,教师经常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为什么幼儿对游戏材料不感兴趣?”“为什么我的介入让幼儿紧张?”“为什么幼儿不再有积极性?”“为什么我讲得多幼儿反而不理解?”等等。
那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与幼儿有效互动?影响有效互动的重要问题究竟有哪些?教师需要如何寻找问题所在?为此,笔者对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通过大量的数量统计和事件的记录分析后,发现了一些相对集中的问题,主要为:没有适宜的材料创设、没有适时的活动介入、没有适合的互动方法、没有适量的互动分享。
一、适宜的材料创设
在区域活动准备中,教师会花很多心思创设环境和材料,而实际投放后发现幼儿对此反应平平。很多教师对幼儿的想法和兴趣不一定了解和掌握得很准确,这样的活动材料准备对促进师幼互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在教师教育行为要素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解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在活动前创设相应的材料,是活动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环节。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材料,是师幼良好互动行为的要素之一。
案例:立体花瓶
教师以往在材料投放上相对单一。比如“装饰花瓶”的内容,只是提供各种美工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笔、记号笔)和花瓶的底板。作品呈现平面化,缺少变化,很难激发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互动。
改进后,教师考虑了材料的多变和层次性。比如,改变了花瓶展示的地点,不是平铺在美工区域,而是调整设置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中。花瓶除了使用平面底板造型,还使用了各种形状的空饮料瓶子作为立体花瓶装饰材料,幼儿可以将装饰好的花瓶放置在窗台的一角,再插上自制的花,把窗台装扮得更加美丽。
更新材料和调整环境后,幼儿更喜欢使用立体的空瓶子来制作花瓶,立体的花瓶更具有真实感,而且作品可以得到展示,因此幼儿操作的兴趣更加浓厚。
在操作中,教师也考虑了材料的层次性。比如,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可以参考范例装饰,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可以自己设计花瓶的外形并装饰,有兴趣的幼儿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花卉插在花瓶中。
改进之后,整个活动不再单调,也具有层次性和多变性,吸引了不同能力的幼儿参与。在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时,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有幼儿询问一些装饰材料的使用方法,怎样插花比较好看等。有些幼儿还会争相请教师来看作品,窗台的展示激励了幼儿更好地完成作品,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增多了,闲暇时他们仍然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这些都是促进生生互动、师幼互动、激发幼儿主体性的良好途径。
以往,教师对于活动前材料的投放和环境的创设重视程度都不高,当教师关注区域活动准备阶段的一些內容后发现,适宜的材料和环境直接影响了区域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幼儿通过活动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于是,教师开始详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并在适宜材料的更换和环境创新上动脑筋。实践证明,提供适宜的材料是顺利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适时的活动介入
适时介入就是教师在活动中要考虑以幼儿自主探索为先,以观察为主,事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个体差异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互动,培养幼儿的能力,提升互动的有效性。但适时介入绝对不是那种穿梭在每个区域中,没有任何目的的、到处询问“在做什么”的介入。
案例:学会等待
比如,有一次教师看到杰杰小朋友的剪纸方法不对,就急着介入,去教他。但是没有注意到他正在仔细看步骤图,教师的直接介入似乎打乱了他的思路。他学起来很被动,而且在教师离开后,并没有完全掌握,又在继续等待教师的再次指导。教师的介入反而让他产生了依赖,不再愿意自己探索。
经过不断反思和再实践,教师意识到首先要对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性格特点,这是适时介入的基础。
改进后,一次做纸花的活动,杰杰又一次遇到了困难。这次教师先不急于介入指导,而是在一旁静静观察,发现在杰杰身边还有两个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也在一起做花。杰杰是否能受到同伴的启发,同伴间的互动是否可以帮助他解决困难呢?
果然,一会儿,能力比较强的一个女孩天天主动担任起“师傅”的角色,对杰杰说:“我来帮你吧。”并协助杰杰一起完成了纸花。杰杰完成了纸花特别高兴,此时教师才介入,表扬并鼓励他们:“再做几朵不同颜色的花,一起插在花瓶里,打扮我们的窗台。”杰杰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事后,教师在分享中还特意让他们来介绍插花的制作过程,并借机表扬了杰杰和那个帮助他的女孩,既为杰杰树立了自信,又发扬了女孩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活动中,教师的观察等待、正确判断、及时捕捉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发现幼儿产生矛盾、困难、疑惑或者要建立规则时,教师需要介入;当幼儿有新发现、思维碰撞、经验积累和尝试解决问题时,教师也需要介入。
有的教师一看到幼儿有困难就急于介入帮助,剥夺了幼儿思考的权利,也阻碍了他们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有的教师又等待过久,当问题很严重时才去介入,以至于幼儿失去操作活动的兴趣,教师也错失了教育的最佳时机。而学会等待是把握适时性的关键点。
三、适合的互动方法
互动中适合的方法是教师要在了解幼儿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应变,实施的互动方法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并以引导为主,鼓励幼儿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被停止的游戏
有一次,教师事先没有和幼儿约定游戏中小火车轨道可以搭建的范围,活动进行时发现幼儿把轨道搭到了其他区域,教师急忙喝令幼儿停止游戏并把轨道搬迁到规定范围内,幼儿觉得恐慌和不快,影响了游戏的情绪,更不用说幼儿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了。
反思后教师意识到,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尽量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婉转地给出建议,不让幼儿觉得是忽然停止游戏。其实,游戏后教师才了解,他们是想将轨道搭建得更远,这样大家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玩。幼儿在游戏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作为教师应该多观察、多倾听、多了解。
经过不断地研究、反思以及再实践,教师开始更多地倾听幼儿的声音,观察了解他们的想法,注重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
以往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还是比较主观的,观察记录显示,教师为主体的开启互动、指令比较多。当问题出现时,教师们的主观判断也比较突出。
通过研究和学习,教师们开始了解到倾听幼儿想法的重要性。因为在活动中要有了解幼儿的想法,教师才能根据他们的需要去调整活动的设计,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
以平等的眼光对待幼儿,真正做到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当发现问题时,首先不是责备和指令;当幼儿出现失误或者失败时,首选“听幼儿说说心里话”,再用引导、建议、激趣、协商等方法去互动,这些才是互动中适宜的方法。
四、适量的互动交流
适量交流是教师抓住活动的重点和突发事件中比较有价值的事件进行交流,这个交流内容要对幼儿能力有提升作用,而不是泛泛而谈。
案例:大家一起变变变
一次交流时,当听到教师问今天玩了什么以后,玩雪花片的一个男孩举手告诉教师:“我今天搭了一条小花蛇!”教师边端出他的作品边露出赞赏的目光,表扬道:“真不错!”小朋友都嚷开了:“我也会变,我也会变!”教师笑了笑,对小朋友说:“那我们今天来个‘大家一起变变变的游戏。”小朋友都觉得很新奇,充满期待地看着教师,仿佛在问:“大家一起怎么个变法呢?”
教师用动作和表情鼓励了一位幼儿,也激发了其他幼儿的表现欲望。见众多幼儿对此充满兴趣,教师用激趣的方法适时地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鼓励每个幼儿参与到这个区域活动中来。
教师拿出一条小蛇,转动比划着它长长的身体问:“这条小蛇还能变什么呢?”有小朋友举手说:“我把它弯过来就是0了!”于是,举起的小手开始多了,这个说:“可以变成7!”那个道:“可以变成8!”
教师没有直接教授幼儿变花样的方法,而是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幼儿去做进一步思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的兴趣。
教师:“除了变成7、8这些数字宝宝,还能不能变成其他的东西呢?”
小朋友们有的开始想,有的悄悄议论。教师并不急着盼望他们即刻有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你也想试试‘变变变的游戏,可以明天也去那里玩玩看,到时候我们再来交流,看能变出什么新的东西,好吗?”
小朋友听了,都充满信心地点点头。
当发现幼儿的思维受到互相影响,暂时产生不出值得推广的内容来交流时,教师也没有急于求成地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适时地引导幼儿多去关注活动区域,给幼儿一定的要求,鼓励幼儿尝试和思考,给幼儿更多实践的空间去表达和表现,这都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推进。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交流要精练。一次好的交流需要教师做到围绕目标并结合生成来抓取亮点和重点,这样的交流才能使得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
案例中的教师围绕一个重点交流,并根据幼儿的回应把握提問时机。当幼儿表示能变成小蛇时,教师引导所有幼儿思考连接后的雪花片可以怎样变化;当幼儿思维局限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要求,鼓励幼儿去进一步尝试探索新的玩法。这样的交流既有个别幼儿的发言,也满足了全体幼儿的思考。教师由点及面,真正做到了有效的适量交流。
总之,我们要读懂教师,放大教师教育行为中的亮点,提高教师互动教育的机智和技能,建构一个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