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通过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试验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经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17, P=0.0188<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5.65±0.80)、(10.24±3.06)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8±0.88)、(13.57±2.5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选择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经程度,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使用和采纳价值。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补肾活血散瘀汤;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70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临床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主要指的是子宫腔内的腺体、间质等内膜组织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成长发育的情况。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性交疼痛、痛经等, 病情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生育功能, 从而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认为, 肾阳虚弱、血瘀不畅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为了评价补肾活血散瘀汤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诊断标准[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分型;②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③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激素类药物治疗;④患者知晓研究目的,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性质较严重的妇科疾病或原发性疾病;②患者不配合, 临床资料缺失;③对实验药物过敏或属于实验药物禁忌证。所有患者通过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32.8±4.6)岁;病程6~15个月, 平均病程(9.4±1.9)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22~46岁, 平均年龄(31.9±4.7)岁;病程6~17个月, 平均病程(9.6±2.5)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于月经停止后口服给药, 首次用药剂量为50 mg, 然后间隔12 h服用25 mg, 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1. 2. 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 药方组成:当归、川芎、赤芍、三棱、莪术、三七、地鳖虫、乌药、延胡索各10 g, 菟丝子、紫河车、淫羊藿、丹参各15 g, 月经停止后给药, 加水煎煮, 1剂/d, 早、晚各1次, 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采用本院自制的《中医症候积分评分量表》和《痛经症状评分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 得分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经治疗后基本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无变化或继续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17, P=0.0188<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5.65±0.80)、(10.24±3.06)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8±0.88)、(13.57±2.5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女性群体的常见病, 其在临床行为学中具有侵袭、种植、远处转移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病情特点。该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包括免疫防御功能缺陷、遗传、良性转移学说、种植学说等。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依据进行分类,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此类患者在月经周期会表现出痛经剧烈、生冷、畏寒等, 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对症, 会引起断经、绝经或不孕的可能[4]。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卵巢内有囊肿出现的患者。祖国中医从辨证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是因肾气虚弱、精亏血瘀所致, 应遵循补肾调冲、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5]。补肾活血散瘀汤中的紫河车、菟丝子、淫羊藿是从肾的根源上发挥补肾益气的作用;当归补血和血作用显著, 且可发挥调经止痛的效果;赤芍、丹参、三七的功效在于活血化瘀;乌药、延胡索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作为血中之气药, 与三棱、莪术、地鳖虫配伍, 可起到散瘀止痛、破血通经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发挥活血散瘀、补肾益气的治疗功效[6]。与米非司酮等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 补肾活血散瘀汤在治疗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且安全可靠, 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7, 8]。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17, P=0.0188<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5.65±0.80)、(10.24±3.06)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8±0.88)、(13.57±2.54)分, 差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选择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经程度,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使用和采纳价值。
参考文献
[1] 牛丽丽. 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黑龙江医药, 2018, 31(2):319-321.
[2] 胡李萍.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1):123-124.
[3] 陈燕.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 2017, 38(5):162-163.
[4] 胡晶国.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4):87-88.
[5] 戴美萍.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临床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12):56-57.
[6] 罗梅, 成臣, 马小平, 等.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2016, 48(1):40-41, 44.
[7] 沈明霞. 补肾活血汤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40例. 浙江中医杂志, 2012, 47(1):27.
[8] 张玉坤.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41(32):44.
[收稿日期: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