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上证A 股上市公司

2019-07-06 07:50陈素琴范琳琳
财务与金融 2019年2期
关键词:充分性审计师企业财务

陈素琴 范琳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成为管理者,经营者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其中,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也不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因为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较晚,不少企业对内控不够重视,内控执行力度较弱,企业频频出现内控信息披露不及时、违规披露的现象,导致企业财务绩效下降。所以,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国内外现有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中,对企业财务绩效多以单一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托宾Q 值等指标)表示,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绩效状况。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尚未完全形成共识。因此,本文以上证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因子分析综合评分作为财务绩效变量,致力于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关建议,这对企业增强内控执行意识,提升财务绩效,促进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评价

1、内部控制的内涵

每一个组织都希望在一个有序的,高效的方式下开展业务活动,给各个利益相关方面提供可靠的管理信息,财务信息。想要实现此目的,组织需要实施一些控制措施来减少决策和工作中的失误。因此,内部控制的概念应运而生。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特殊职能,它对企业的管理过程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通过在组织内部实施各种制约的程序,为组织达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2、内部控制的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察体制的一项重要安排。它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具体评价,形成评价结论,从而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财务绩效的内涵和评价

1、财务绩效的内涵

企业财务绩效是指企业战略的实施、执行是否为最终的经营业绩作出贡献。他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大小。它全面反映了企业成本控制,费用管理,资产运用,资金来源调配的效果。

财务绩效能够给管理层提供这样的信息:企业的经营效果如何,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如何,会不会倒闭,企业能否赚钱,此外,财务绩效能够方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关于财务绩效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有单一指标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类。单一指标法主要使用托宾Q 值、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托宾Q 值虽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因为它是市场绩效指标,要求较高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这与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完善的现状相悖。

许多财务研究者采用的是综合评价法,常用的方法有平衡记分卡、综合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平衡记分卡使指标的选取更加全面,能够从多方面去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然而,选用这种方法可能在增加指标全面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可能被动机不良的管理人员操纵。

本文采用的是与综合评分相结合的因子分析法,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财务绩效指标之间的联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做出评价。

二、研究设计与假设

(一)研究假设

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代表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内部控制实现效率高低都反映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进而提高财务绩效。通过权力与职责配置,风险控制、信息沟通等管理活动的展开和执行,内部控制能够良好地运行,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奠定基础。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一:

H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2、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委托代理理论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经营者需要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经营情况,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所有者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在这种双方利益不一致的前提下,最有可能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据此理解,若企业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则表明企业的诚信度高,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上表现更加积极,同时体现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有较高的信心,这会使得更多的资本市场资源流入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二:

H2: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3-2016 年1328 家上证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有关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新浪财经网,上交所。同时考虑到:(1)ST 公司的财务状况异常,故剔除ST 类公司。(2)有些公司的变量不完整,数据存在异常,将这些公司剔除。(3)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故不把金融行业涵盖在内。最后获得3984 个观测值,数据处理使用SAS 和SPSS 进行。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纵观学术界各位学者对财务绩效的衡量,可以发现,部分学者使用的是托宾Q 值表示的市场指标,而更多学者则使用的是类似于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样的会计指标。财务绩效的衡量也历经了从单一指标到综合指标的变化。考虑到全面性,相关性原则,在借鉴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四个方面共选取9 个指标,采用定性的方法构建企业财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因子分析综合评分作为衡量财务绩效的指标,即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内部控制。除了考虑企业有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本文还立足于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因此,本文分别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充分来考察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控执行与实施效果的优劣,因此,本文以外部审计师意见(ICD1)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关外部审计师审计意见的结果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中内控审计报告信息表。此外,以企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ICD2)来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企业内控评价报告信息表。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①资产负债率(LEVEL),张国清,赵景文(2015)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与其财务绩效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资本结构理论也表明,适当的财务杠杆能够提升企业绩效,但如果负债极高的话,企业的财务绩效就会下降。所以,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②无形资产比重(INTAN)。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大,企业越难以控制。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小也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到企业的内控质量,进而影响着公司财务绩效。因此,选取无形资产比重作为控制变量是合理的。③公司规模(SIZE),公司规模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并且,内部控制的执行难易也会受公司规模的影响。④审计师资质(Big4),外部审计师的资质会对企业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变量汇总见表1。

表1 变量设计及描述

三、企业财务绩效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统计软件,首先,在众多财务绩效指标中提取主因子,采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出财务绩效综合评分。其次,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接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指标和财务绩效综合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最终,采用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采用SPSS17.0 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因子分析,从财务绩效的四大方面共选取9 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如表2 所示。

表2 企业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指标汇总表

(二)KMO 和Bartlett 检验

为了验证财务绩效指标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能否进行因子分析,必须使用KMO 检验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KMO 和Bartlett 检验表

经过KMO 和Bartlett 检验,结果显示:KMO 检测值为0.713,比0.5 大,所取的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为0.000。因此,所选的财务绩效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财务绩效指标适合因子分析。

(三)提取主因子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因子,总共提取了4 个主因子,记为F1、F2、F3、F4,并且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0.880%,说明这4 个因子反映了财务绩效指标80.880%的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较为理想。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总方差解释表

(四)主因子命名

将原有变量综合为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因子后,为了使因子含义更加清晰,需要使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因子旋转。本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后,结果如表5 所示。

从表5 可以看出,主成分F1主要包含偿债能力的营业现金流量负债比(CLR),现金流量比率(CFR);F2主要包含增长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TAR),所有者权益增长率(OGR);F3主要包含营运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TAT),非流动资产周转率(TNA),F4主要包括盈利能力的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故把第一个因子F1称为偿债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F2为增长能力因子,第三个因子F3为营运能力因子,第四个因子F4为盈利能力因子。

表5 实施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

(五)因子分析模型构建

在确定因子变量之后,需要得到每个样本数据在不同因子上的具体数值及因子得分。通过计算因子得分矩阵,结果如表6 所示。

根据表6,可以得到因子得分的系数。由此参考因子评价模型,计算主因子得分:

F1=0.270CPR+0.210ROE+0.274ROA+0.019TAR-0.003OGR-0.004TAT-0.001TNA+0.394CFR+0.396 CLR

F2=0.002CPR+0.012ROE+0.007ROA+0.511TAR+…+0.001CLR

F3=-0.075CPR+0.015ROE+0.050ROA+0.002TA R+…-0.007CLR

F4=0.273CPR+0.333ROE+0.320ROA-0.002TAR+…+0.016CLR

表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最后,计算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分。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4 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财务绩效综合评分计算模型如下:

F=(24.226F1+21.227F2+21.015F3+14.412F4)/80.8 80

其中,F 表示财务绩效综合评分,F1、F2、F3、F4表示各因子得分。

(六)财务绩效综合评分计算

利用SPSS 标准化后的因子得分,将其代入上述模型,可计算出各样本公司2013-2016 年的财务绩效综合评分。

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过程

(一)模型的建立

为了验证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选取一些重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根据上述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参考张敏(2017)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构建以下模型:

F=β0+β1ICD1+β2ICD2+β3LEVEL+β4INTAN+β5SIZE+β6AUDIT+δ

其中,F 代表财务绩效综合指标,ICD1表示企业内控有效性,ICD2表示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LEVEL 表示资产负债率,INTAN 表示无形资产比重,SIZE 表示企业规模,AUDIT 表示审计师资质,δ表示随机变量。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状况和企业财务绩效的现状,使用SPSS17.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初步了解各个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其结果如表7 所示。

表7 2013-2016 年描述统计量

?

根据表7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财务综合绩效(F)的极大值为9.36,极小值为-2.73,二者差异较大,均值接近于0,标准差是0.433,说明上证A 股公司的财务绩效差异一般。

外部审计师意见即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的极大值为1,极小值为0,均值是0.870,标准差约是0.256。显然,外部审计师对极大多数企业发表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极大值为1,极小值为0,均值为0.561,标准差是0.277,这表明在所选的样本中,有近一半的上证A 股公司未披露内控缺陷,可见,内控缺陷的披露仍有待加强。

此外,在上证A 股公司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极大值为0.852,极小值为0,均值为0.050,这表明不同行业与规模的公司的无形资产比重存在较大差异;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外部审计师资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各个上证A 股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存在着差异,内部控制状况也不尽相同。这说明了各公司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仍需要对它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三)相关性分析

针对数据特点的不同,本文以Pearson 相关性来研究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系数,并进行双尾检验。结果如表8 所示。

表8 相关性

注:*.在.05 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在.01 水平(单侧)上显著相关。

通过对研究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8 所示),可以看出:公司财务综合绩效(F)与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4,0.029,说明两者与财务综合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36,0.045,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与公司财务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上述两个假设。

财务综合绩效(F)与无形资产比重(INTAN),资产负债率(LEVEL),公司规模(SIZ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53,-0.274,-0.107,说明选取的这3 个控制变量对企业财务综合绩效(F)的影响均是反向的。而审计师资质(AUDIT)与财务综合绩效(F)的相关系数为正值,说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结论仅是从相关性的角度研究得到的。所以,想要得到更可靠的结论,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四)回归分析

1、拟合优度检验

考虑到本文变量较多,为了区分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变量进行分组设置:解释变量采用强制进入法进行分析,控制变量采用逐步法进行分析。最终结果如表9 所示。

表9 模型汇总d 表

注:a.预测变量:(常量),内控有效性,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b.预测变量:(常量),内控有效性,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资产负债率;c. 预测变量:(常量),内控有效性,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资产负债率,审计师资质;d.预测变量:(常量),内控有效性,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无形资产比重,资产负债率,审计师资质;e.因变量:财务综合绩效。

表9 反映了模型的拟合情况。R2也称拟合优度(goodness of fit),R2的越大,说明选取的自变量对整个模型的贡献越大,模型的拟合状况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进入法和逐步法产生了四个回归模型。模型4 的调整的R2为0.617,表明用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差的61.70%以上,大于模型1 的0.177,模型2 的0.294 及模型3 的0.580,说明本次的拟合效果还是较好的。表中模型4 显示D-W 值为1.680。D-W 接近2 时残差独立,而1.680 比较接近于2,即表明残差项不是自相关的。

2、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

为了分析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观察变量是否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进行F 检验,得到方差分析表,如表10 所示。

从表10 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模型4 中F 值等于65.887,显著性概率P 值为0.000。因为sig 值远远小于0.05,所以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0”不成立。从而说明财务综合绩效(F)与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以及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LEVEL),无形资产比重(INTAN),审计师资质(AUDIT)等之间都存在线性关系,并且回归模型显著。

表10 方差分析(Anovad)表

3、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F 检验的对象是因变量和所有自变量,并不能确定每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都是显著的。因此,需要对每一个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来剔除不显著的回归系数对应的自变量。本文对控制变量采用逐步进入的分析方法,经过进一步分析,公司规模(SIZE)的sig 值都远远大于0.1,故它不能够被引入模型,需要排除公司规模这一变量。回归系数表如11 所示。

表11 回归系数a 表

从表11 中可以看出,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的系数为0.22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的系数为0.048,均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与自变量对应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5,这表明两者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故说明假设H1,假设H2都是成立的。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成本费用利润率(CPR)作为财务绩效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2,表13,表14所示。

表12 模型汇总d 表

由表12 可知,调整的R2为0.657,表明用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差的65.7%以上。D-W 值为1.643,比较接近于2,表明残差项独立。

表13 方差分析(Anovad)表

由表13 可知,方差分析表中F 值为56.759,显著性概率为0.000。sig 值远小于0.05,说明成本费用利润率(CPR)与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ICD2)及其他四个控制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模型显著。

表14 回归系数表

从表14 中可以看出,经过回归系数检验,成本费用利润率(CPR)与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的回归系数为0.012,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每提高1%,财务绩效将提高0.012%,企业内控有效性(ICD1)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同理,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充分性(ICD2)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1、假设H2成立。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由上述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

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经过上述实证分析可见,在上证A 股上市公司中,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好,那么它的财务绩效也会显有成效。即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从外部审计师对企业内控情况发表的审计意见来看,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而获得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及无法表示意见的上证A 股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却不太理想。当然,在审计师审计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企业内控情况并对此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然后根据掌握的信息展开之后的工作,在风险评估中检测到漏洞和缺陷,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以便于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

2、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随着大多数上证A 股上市公司规模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管理层意识到企业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上述研究表明,企业内控信息披露越充分,财务绩效越好。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将信息披露给内部和外部使用者,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管理当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使企业有序地经营,进而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另外,内控信息的披露也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而便于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经营者能够更加注重内部控制中信息披露的执行。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又间接地提高了财务绩效。所以,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与否都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好坏。

(二)相关建议

随着上证A 股上市公司的逐渐发展,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企业抵御外部风险、提升管理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内控规范体系的实施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健运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并结合目前的现状,企业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以外,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养,使企业不断更新和优化内部环境,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全员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控制平台能否有效地运转,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通过内在引导而不是外在推动对人员进行激励,以此支持企业内控系统的有效运转。它能获得大部分人员的认同,并用来引导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使他们形成共识,具有标准化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2、完善对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对违规行为明确处罚规定

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知道,部分上证A 股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还有待加强。我国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较滞后,所以部分企业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种对于内控的忽视多基于企业领导人或经营者对内控存在着误解,许多企业领导人或经营者认为,内部控制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有效的经济价值,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增加经营中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绩效。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情形不尽人意。

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与规定,对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这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就能在市场上发挥更好的功效,从而督促企业加强信息的披露,带动财务绩效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改善信息披露的环境,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上证A 股上市公司仍存在内控信息披露及时性差,内容真实性偏低的状况,如果执行强制性披露,则会导致企业披露的内容过量或者不足。而且,因为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详细且复杂,信息披露的成本较高,所以,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的环境很重要,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强重视,做到不偏不倚,提升企业披露内控信息的主动性和准确性。这样有利于企业在披露信息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或问题,在企业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改进,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从目前上证A 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来看,企业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积极主动地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及时披露内控相关信息,相关部门也应完善对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改善信息披露的环境,最终实现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充分性审计师企业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