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在信息、知识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组织结构由传统的科层结构向更扁平、更具柔性的组织形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组织可能会改变传统的长期雇佣制,而采用更具弹性的雇佣形式,如短期化雇佣、员工派遣、裁员等,即组织能为员工提供的职业生涯路径不断缩短,员工个人就业的终身制将不复存在。因此,个人需要跨越组织与职位的边界,在不同的组织、职位和工作角色之间流动,在多个组织中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即无边界职业生涯。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是由Arthur和De-Fillippi在《无边界职业生涯:组织研究的创新视角》中首次提出的。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组织内的职业路径消解并不意味着员工工作机会的减少,职业路径应包含跨越单一组织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王中军等,2015)[1]。与传统职业生涯中个人在一个组织度过终身的职业生涯不同,无边界职业生涯要求个人跨越组织边界,在不同的组织、职位、专业领域或社会角色中完成工作,即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以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提升代替长期雇佣保证,其本质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个人需要跨越不同的组织实现持续就业。
与传统的职业生涯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具有以下特征:(1)职业生涯边界由传统的一个或两个组织边界转变为多个组织边界;(2)个人工作能力由适应某组织、某职位的能力转变为适应多组织、多职位的可迁移能力;(3)由组织负责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管理转变为员工个人负责;(4)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由加薪和晋升转变为自身可雇佣性的提高;(5)个人职业成功的标准由薪水增加、职位晋升、地位提升转变为个人心理意义上的成就感。
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又称为胜任力模型或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它是指个人在特定组织的特定岗位,为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能力素质的组合。模型的内核是员工达成组织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个性与内驱力等。胜任素质洋葱模型是由美国学者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首次提出,该模型总结了个人胜任素质的核心构成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可测量与评价性、培养的难易程度等。
在胜任素质洋葱模型中,胜任素质主要由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态度、知识技能六大要素构成。动机是指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它是决定个体各种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想法或念头(追求成就感、获得同事认可、获取权力、追求名誉)。个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特征或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谨言慎行、性格外向等。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认为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价值观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社会群体或组织的行为准则表示接受并认为是恰当的认可。态度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动机、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定位等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知识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信息,而知识技能是指个体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写作能力、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胜任素质洋葱模型六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层层包裹的洋葱结构由内而外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内层为个性与动机,中间层为自我形象、价值观和态度,最外层为知识与技能。其中,外层要素易于评价和培养,而内层要素难以评价和习得(见图 1)。
图1中,胜任素质中的个性与动机位于洋葱结构的最里层,是最难观察、最难评价、最难后天习得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和态度位于中间层,其与个性和动机要素相比,较易观察、评价和培养。知识与技能位于洋葱结构的最外层,是最易观察、评价和培养的(史磊等,2015)[2]。
图1 胜任素质洋葱模型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胜任素质主要包括核心能力、迁移能力、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核心能力主要是指行业对从业者个性特征、价值观、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的要求,该要求体现出从业者所在行业的规律和特征,并能彰显从业者所在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及组织文化。迁移能力是指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为适应组织间、职位间的流动而必须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组织中的具体职位对从业者完成工作任务提出的要求,即任职者完成职位工作与履行岗位职责以达成绩效目标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专业素养。公共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公共部门培养专业人才,即公共管理类人才主要就业于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谋求公共利益和全民福祉的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主要包括:以财政拨款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拥有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国有企业;介于政府组织与私人组织之间,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强调非营利性、志愿性的合法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跨国界的国际组织。这些公共部门是通过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活动具有政治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彭惠青等,2017)[3]。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很高的政治素养,如政治理论水平、政治鉴别能力、政策理解能力和执行力,还要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社会公德、廉洁自律作风、职业道德等。
2.个性品格。公共部门是通过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通过公共事务管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其活动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且具有非营利性。这就对从业者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业者要诚信正直,有责任心、成就感,能积极进取。公共部门的非营利性决定了从业者不能获得丰厚的薪酬,从业人员要有奉献精神。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个人要想跨组织实现终身就业,必须构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人际关系网中亲朋好友的帮忙充实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公关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公共管理类人才要想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实现多组织、多职位的持续就业,获得职业成功,必须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并具备实现目标的强大内部驱动力。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要有导向性目标、成就驱动力和坚韧意志。
公共管理类人才在职业生涯中的组织更换、职位更替、社会角色转换等,意味着其必须面对新的组织,适应不同的组织文化,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职位更换会改变工作任务,公共管理类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才能完成好新的工作任务。同时,组织和职位的变化也使公共管理类人才要与新的领导和同事交往,其必须适应新的管理风格和办公室文化氛围。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应具备很强的接受挑战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
公共管理类人才需要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及相关职位完成工作任务,掌握完成任务和履行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要实现跨组织边界发展,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多组织、多职位无边界职业发展,公共管理类人才还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具备交叉学科知识与技能。此外,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通用技能,如口头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划能力等。
根据胜任素质洋葱模型,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应具有专业素养、个性品格、迁移能力和专业能力,这四个特征之间的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洋葱模型的最内层是诚信正直、成就动机、责任感、自信进取、奉献精神等公共管理类人才的个性与动机特征,该类素质要素是最难评价和衡量的,也是最难培养或改变的。
洋葱模型的第二层是公共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和态度特征,这是公共部门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是由公共部门的行业特征决定的。该类素质也属于不易评价、观察或培养的。
洋葱模型的第三层是人际沟通能力、公关能力、目标导向、意志坚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接受挑战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特征,这是公共管理类人才实现跨组织、跨职位持续就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属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迁移能力。
洋葱模型的最外层是专业知识与技能、交叉学科知识与技能、文字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划能力等专业能力,这是公共管理类人才在特定组织或职位完成工作任务和履行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该类要素是最易观察、最易评价,也是最容易培养的。
政府应在教育投入方面提供保障,在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鼓励其他组织参与高等教育,加大社会投入力度(秦正为,2015)[4]。政府还应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此外,政府应控制高校的招生规模,优化培养结构,减少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配。
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公共管理学科的逻辑和发展规律,并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论深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公共管理专业是为公共部门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要掌握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方针政策、制度体制、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较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因此,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满足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体系设置的复合性。要培养复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高校应科学构建公共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加强公共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发展。因此,学校应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由通识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验课平台、社会实践课程平台组成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识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数学计算、逻辑推理、文字写作、理解规律、英语阅读等基本素质和能力,学科基础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技能,专业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验类及实践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学校通过构建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践课组成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实现培养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复合型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目标。
3.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性。要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类人才,高校必须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学校可以针对一些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环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也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二是加强毕业实习管理,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把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千计划”)、挑战杯、创新创业策划案比赛等,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及建模竞赛,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府合作、校企合作。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跨组织的持续就业中,就业者会转换组织、职位和角色,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领域、新职业、新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2.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社团、暑期社会实践、挑战杯比赛、兼职工作等,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还可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公关能力、抗压能力、接受挑战能力和学习能力。
3.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科学进行职业规划。与传统的职业生涯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管理责任由组织负责转向员工个人负责,这就要求个人具有职业规划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素质测评、职业性向评估等,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即由加薪和晋升转向自身可雇佣性的提高,同时科学定位职业成功标准,即由传统的加薪、晋升、地位提升转向个人心理意义上的成就感,以此为导向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