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斌
【摘要】伴随新课改工作的逐渐推进,传统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原则、时间活动进行有效整合,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实际教学;有效整合;实证探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其用更为动态、直观的影像展示出教学内容,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更为形象化、生动化与立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切实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高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获得良好的成效.
一、教学目标方面
新课改要求: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制订且达成多种目标,也就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强调知识内容的学习,更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并且把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渗透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框架当中,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探究、实践的能力.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不能离开教师对各类教学方法、工具的有效运用,教师要为学生创建更为灵活多样的学习平台.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实践中的关键意义,其中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多个层面.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实际上机操作、搜集资料、使用网络软件等,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去思索,并且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加之实踐、动手制作等活动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圆与方程”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独立进行预习,学生会通过资料内容的查阅、观察与联想等方式进行预习,而这些思维活动能展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作用,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并且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二、情境创设方面
教学设计不能只围绕教学内容的讲授,而应该将学生作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积极、多元化的学习.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且提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创建要求.学习活动建立在具体情境的基础之上,情境是知识内容的立足点、存储地等,在情境当中所获得的体验是真实、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且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例如,在讲授“导数”概念的时候,这个概念是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接触不到的,但是使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内容,学生对变化率含义的理解会变得更为便捷.在为学生讲授“空间几何体”的时候,教师可为学生先创设一些对应的情境,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的图片,综合幻灯片为学生提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倘若只考量物体形状与大小,不考量其他因素,那么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形体就称之为空间几何体,这样的知识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经过实例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创新方面
传统教学模式的延展依然以教为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讲解、计算机演示、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并思索新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将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学生经过课后的练习活动,能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计算机虽然不能直接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可是经过教师的实际操作,将信息内容经过转化之后呈现出来,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快速转变为慢速,不但能增加课堂当中的知识容量,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直观和趣味,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科学、合理地体现,切实提升知识内容的传播成效.例如,教师为学生讲授“三角函数”的时候,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几个函数图形,图像精准度不高,学生无法得到准确的感知,在这个时候使用信息技术,能为这些函数性质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绘图活动,经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对教材知识有更清晰的理解与认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形象.
四、教学原则方面
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成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遵照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不可取代原则,在使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课程实际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喧宾夺主,信息技术虽然非常先进,可是其依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却不能太过依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我们一定要把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使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第二,实效性的原则,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其能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可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学生能接受的信息量极为有限,太多的信息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三,互动原则,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时,要有意识地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确保信息内容能够顺畅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拓展出一片全新的空间,其和高中数学课程实际教学的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导入,其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术,更与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能认知并理解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切实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曲丽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证分析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2]牛松.简论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