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飞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痹证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 84例痹证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中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2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6.93±3.45)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2.84±4.3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0.36±3.12)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0.15±3.5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痹证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疗效;体会
临床中医辨证治疗属于中医治疗中的一种辨证分型治疗手段, 可以有效地明确患者的治疗措施与治疗目的, 将患者的病症进行分类研究, 减轻病症对患者的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较为有效[1]。因此,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了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 采用了分组对比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84例痹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2例;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60.4±7.5)岁;患病时间3~11年, 平均患病时间(6.2±1.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9例;年龄21~82岁, 平均年龄(61.3±6.9)岁;患病时间3~10年, 平均患病时间(6.0±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中药治疗, 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60 mg/次, 2次/d[2]。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型, 对肝肾阴虚痹型患者采用滋补肝肾以及活血通络等治疗, 注重患者的脉象弱特点, 辨证用药, 采用山药、赤芍、当归、茯苓等药进行配方治疗[3]。对痛痹型患者进行治疗, 要注重患者的肢体疼痛伴随形寒肢冷、遇寒加重等症状特点, 临证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药方中可以适当加入川草乌、独活、附子、桂枝等药。对风湿热痹型患者进行治疗要注重患者的关节红肿热痛特点, 应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 方药中应当更多地加入忍冬藤、连翘、知母等药材[4]。在治疗过程中确定患者的病症, 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析, 合理确定治则、方药, 临证加减。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 4 疗效判定标准 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采用观察的方法进行评价, 对患者治疗后症状情况如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的消失情况与肢体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痊愈, 症状全无;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更加严重[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2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6.93±3.45)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2.84±4.3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0.36±3.12)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0.15±3.5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 主要成分是青风藤经过现代工艺提取处理后, 研制的盐酸青藤碱类药物, 具有镇痛、调节免疫力、抗感染等功效, 但治疗效果欠佳[6]。而中医将痹证分为寒胜痛痹型、风胜行痹型、湿胜着痹型以及风湿热痹型4个证型, 再结合痹症缠绵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特点, 可配合虫类药物的使用, 以丸散剂巩固疗效,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止痛缓疼、活络驱邪[7, 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2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6.93±3.45)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2.84±4.3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0.36±3.12)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0.15±3.5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痹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及治疗时间, 而且疗效显著, 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志力. 补肾抗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南昌大学, 2018.
[2] 李德朝.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4):1956-1957.
[3] 杨洋. 战丽彬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痹证的用药规律. 大连医科大学, 2018.
[4] 李强. 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痹证证治规律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
[5] 赵文景. 张炳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虫类药治疗痛证与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6] 马晓晶. 冯兴华教授痹证学术思想及从肝论治痹证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
[7] 张瑞. 民国医家运用经方治疗痹证临床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8] 馬菲. 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收稿日期: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