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在个体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道德教育取得的效果似乎有限。究其原因,是德育的理念与方法论上存有偏颇,过于重道德的理性教育而轻道德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获得道德的情感体验,就不会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所以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德育;道德情感;情感体验
道德的理性教育强调的是道德认知发展,注重的是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习惯于将教科书中的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关注道德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忽视德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及学生对道德价值的内在认同。进行道德教育追求的是把个体成为实践意义上的有道德的人,需要个体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实现道德的内化。要实现此项目标,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情感体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和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而道德教育不能缺乏主体情感。现阶段我国道德教育模式主要还是一种“授―受”关系。在这种灌输式教育下,缺乏对学生价值和尊严的维护与尊重,学生仅仅是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只是慑于教师的权威,迫于各种形式的奖惩被动执行,因而带有明确的强制性和明显的功利性。学者朱小曼在总结了多年的情感实践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对道德信息的接受以情绪的活动为初始线索,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而且情感作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如果注重道德的情感体验,就能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成效。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从中可见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道德情感作为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道德由一种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需求,并进而转变为控制个人具体行动的“枢纽”。
何为“体验”呢?体验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方式,更是小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重要方式;它是个体成长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以个体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亲历或者内心感受反映个体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感性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在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从学校德育角度来说体验教育是指“组织和引导受教育者,在亲身学习、实践中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进而固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分析,所谓的情感体验教育,是一种融合了情感教育和体验教育的道德教育方式,它强调的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强化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超越现实具体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内在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从而有效指导、调整个体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 情感体验教育的内容及实施路径
“情感是一个多维度复合体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是以个体的生理反应和表情行为作为其形式,并由人的生物性、基本社会性乃至高级社会性需要所决定”。何謂道德情感呢?道德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凝聚,情感则是人自我外化的心灵语言。道德与情感的碰撞、联结、升华,融合成为道德情感。在《教育大辞典》中,将道德情感定义如下:道德情感,亦称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需要和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切情绪体验;是思想品德的心理要素之一,具有认识鉴别功能,促使人积极接受道德教育,也可阻碍道德认识;是个体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情感体验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己的自尊感体验、对人的同情感体验、对集体的荣誉感体验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体验。
(一) 借助主题活动强化对己的自尊情感体验
中国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情绪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获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类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体发展具有可塑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当青少年的行为举止受到他人的肯定时,就会显得格外高兴,当他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社会的赞扬和表彰时,心情就十分舒畅,因为他的行为表现受到肯定,自尊心得到满足。
(二)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对人的同情感体验
同情心是指一个人对他人表示关心和帮助的一种态度,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这一道德关系的基础。它是道德情感中的核心成分,是人超越自我中心的标志。当他人感到不快时,主体也感到不满;当他人快乐时,主体自己也会满意。对他人具有同情感的人往往具有精细、敏感、温存和同情的心灵,能及时体察他人的情感,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相应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性的小活动,让小学生们以主人翁身份积极地参与、组织这些活动,并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集体荣誉,并逐渐意识到自己始终是集体的一部分、社会的一部分,是集体的主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从而提高小学生主动关心集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并建立起集体主义的精神。以愿为集体做奉献为荣,以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己任。我们可以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拟定环保计划书,并付诸实际行动,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与习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把小学生的自我存在纳入社会存在之中,促使他们对改造社会采取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主动负责的情感意向。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苏岭,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三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