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商管理人才匮乏问题突显,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该专业的首要教学目标。但是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来看,一些问题依旧严重制约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文章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当前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现状,对该专业培养体系进行设计,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9-0086-03
从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教育家张维迎与马云就“MBA是精英还是水货”展开讨论开始,教育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作为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主要来源的工商管理专业,已然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培养体系设计之前,应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确定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培养体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并带动工商管理行业发展。
1 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常来说,应用型人才是指本科毕业后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知识在一定领域内顺利完成经济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技术工作人才。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和普通职业技工,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理论的具体应用,因此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1 丰富的理论基础
相较于学术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基础要求不算太高,但工作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学科交叉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掌握原有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工商管理行业衍生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要有较深了解。
1.2 实践创新能力
科技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也不例外。为了使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方面,学生必须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做到理论创新,具备一定的钻研精神,能够就以往不足的知识体系进行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学生不能过度依赖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逐渐对理论体系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1.3 调研沟通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最大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管理工作,而无论是否从事工商管理工作,学生都需要经常性地与领导和客户交流。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调研沟通能力。一方面,学生要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能够适应集体,在社会中磨炼自己;另一方面,学生要有较好的道德意识和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资料收集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在面临困难时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解决方案。
2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在内的许多专业都已经实现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如今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理论知识体系不健全、实践培养力度不足、理論知识过于落后等诸多问题。通过对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2.1 实践教学相对较少,实践课程较为单一
工商管理专业从设立开始,发展时间较短,虽然借助国家扶持,许多高等院校加大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力度,但相关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仍不够先进,一些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数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缺乏清楚的认识,这使得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不仅未把实践课程当做单独课程来看待,更没有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教学工作中仅把实践课程当做理论课程的补充,导致实践教学质量极差,很难起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在教育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仍以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为主,缺乏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实践课程时缺乏学习动力,且学生往往把实践项目当做作业来看待,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不仅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还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
2.2 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实践平台还未完善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往往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由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很难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很多学院仍缺乏“双师型”人才,多数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厚的理论知识,但仅有一小部分在企业或公司有实践经验和管理经历,使得其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轻则导致教学工作事倍功半,重则向学生传输错误的管理观念,给其日后工作带来阻碍;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大院校虽然加大了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但相关专业的实践平台建设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甚至缺乏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很多学校借助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受利益因素影响,多数企业不愿意招收太多实习生,学生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3 实践考核体系匮乏,学生实践热情不高
在考核体系方面,从多数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同,均借助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一方面,虽然部分学校比较重视实习考核,且借助校企联合给学生的工作成绩有较为清晰的评价,但绝大多数学校仍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评价体系,加上企业多看重利益,不会太多照顾实习生,使得学生在实习时缺乏足够的实践热情,整个实习过程存在应付检查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针对毕业论文多数学校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但由于学校监管力度不足,仍存在学术造假、代写论文的现象,学生的实践水平得不到真实展现。虽然很多学校重视学生毕业论文完成过程的出勤、报告,并将其计入考核成绩,但仍是一种形式化的考核方式,达不到针对性的考核效果。
3 高等院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设计原则
结合上述分析,可总结以下几点原则来构建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3.1 以学生为主原则
基于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搭建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进行重点关注,逐步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中。
3.2 开放性原则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十分重视实践的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课程,学校必须与企业、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因此在搭建培养体系时,要秉承开放性原则,与工商企业建立长久、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实习机会。
3.3 整体性原则
实践需要理论来支撑,理论需要实践来证明,因此在搭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要遵循整體性原则,保持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4 高等院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搭建措施
4.1 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基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不够完整的现状,要进一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首先,学校要逐步转变对实践教学的错误认识,加大对实践课堂和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步扩充并优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将课程组合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职训课程等课程群组,同时将工商管理行业所需的一切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列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日后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其次,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定期安排有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调研学习,使其了解具体的工商管理工作情况,同时可借助合作企业为教师队伍培训,补足教师的工商管理经验,确保其在理论教学时不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悖的问题;最后,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践形式,在优化原有实验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后用实践夯实记忆并加强理解。
4.2 构建校企教学体系
针对高校普遍缺乏校外实习平台的现状,高校要进一步加快校企合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尽快接触工作、适应社会。首先,学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搭建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一方面共同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共同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在为企业提供更多人才来源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的教学体系;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定期安排合作企业进校招聘、宣传,尽早让学生认识社会竞争和行业竞争,使其拥有适当的学习压力,引导其更积极地参与实践学习;最后,要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企业、社会、学校三方教学体系,让学生的实践学习不再局限于实习或毕业设计,而是真正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中。
4.3 构建实践评价体系
针对实践评价体系缺乏的问题,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原有实践考核方案,逐步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双方评价体系,实际考核既不能完全由企业进行,也不能完全由学校进行,要让企业实习生负责人和学校老师共同参与到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中;其次,要将考核工作融入学生的全年学习过程,针对每一次实践作业均进行不同分值的打分,综合考量方可得出最终成绩;最后,要加大创新实践所占的分值,鼓励学生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出发,结合培养体系设计原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相应体系搭建措施。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首要教学目标,只有尽快构建起课程教学体系、校企教学体系和实践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才能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作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卫林英.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人际技能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237-238.
[2]石巧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7(6):54-57.
[3]李艳双,于树江,杨思捷.基于价值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设计[J].高教学刊,2017(13):25-27.
[4]刘婷.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8):168-169.
[5]石蕊,吕娜.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91.
[6]骆公志.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应用能力培养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2(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