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应当适应新的時代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至关重要。互动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就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对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一、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改革,传统的以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教学模式应当予以摈弃,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互动教学法是教育改革的优秀产物,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融入到课堂中,从而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 互动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往往很难在整堂课时间中保持良好的专注度,很容易开小差,分身走心,从而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而互动教学的特征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与学生保持交流沟通,有很多的互动环节,这样学生会一直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也随时准备好应对教师与自己的互动,保持良好的专注度,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二) 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方法,虽然会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也无法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互动教学强调的是将以往的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教师交流思路,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锻炼,课堂效率也显著提升。
(三)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互动教学将以往沉闷枯燥的课堂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会,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与其他人分享讨论。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都有所提升。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 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分享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学习。这样让学生改变在传统课堂中不敢说、不敢问的学习状态,在小组学习中,踊跃交流发言,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解决,不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与此同时,小组学习的方式也让学生讨论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分享自己的思路,从而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合理科学地分组,让每个小组都具备差别不大的讨论学习能力。
(二)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互动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把握课堂节奏,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知识,给予学生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为学生创建足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在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先将梯形切割成长方形和三角形,分别计算其面积,然后求出梯形的面积,再根据这个计算过程尝试去推导梯形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
(三) 互动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完成教师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了,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更深的探索,且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尝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其动手动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要布置单一的书面作业,可以尝试运用新的作业模式。例如在学习计算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家中家具等物件的面积,并动手记录数据,带到学习与教师交流分享。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都是用哪种方法去测量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这样会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也对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充满兴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创新而出的一种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在互动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英.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3):54.
[2]刘广伟.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教学之管见[J].吉林教育,2017(26):29.
[3]赵元军.师生互动模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7(21):170-171.
[4]张维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0):40-41.
作者简介:
王卫刚,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胡各庄镇戚庄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