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探究

2019-06-27 00:17罗杰联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纠错解决方法小学高年级

摘 要:进入高年级以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难度明显提升,在该阶段小学生容易出现审题错误、漏写数字符号、错用运算法则、忘记进位、退位等等计算错误问题,整体表现为纠错能力薄弱。本文就以某山区小学为例,探讨了该校高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计算题方面的常见错误问题,并给出纠错对策,希望提高该校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与纠错能力。

关键词:纠错;数学计算题;错误问题;小学高年级;解决方法

某山区小学整体教育意识落后、管理松散、更多要依靠小学生自觉学习完成知识内容消化。但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该校小学生在进入高年后级普遍存在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容易出现各种常见错误,需要教师发现并加以纠正,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将学生引入到正确的数学学习轨道上。

一、 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问题分析

该山区小学教学意识相对落后、整体师资能力薄弱、对于学生的学科教学细节把握方面不到位,往往是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便了事,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不够到位。所以在小学数学这样同时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学科中,该校学生很容易出现计算题计算错误问题,且问题出现点各有不同。本文中具体分析其中3点。

(一) 计算法则理解不到位

该校小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依然存在对计算法则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的情况,这说明该校的数学教学情况并不良好,学生所呈现出的学科基础薄弱情况非常严重。当然,这也与教师教学有关,该校教师在针对数学计算法则及概念教学过程中轻描淡写,甚至是一笔带过,容易造成课程知识重难点混淆,其对比教学内容划分也不够明确,所以导致学生对于数学法则概念方面的内容也不够重视,更不会合理运用。比如说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教学中,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仅仅强调将除数化成整数,忽视了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未能将除法中小数点向右移动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算中出现以下多种错误:

第一,4.092.2中只将除数部分化成整数,被除数没变。

第二,0.250.882,只将被除数和除数化成整数。

上述两处学生计算中的错误问题是时有出现的,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完全明白这一课知识点内容。举例来说,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18÷25时,教师就要首先让学生明白它的基本小数除法算理,然后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18÷25到18×25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后帮助学生推理得出“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分数的倒数”这一重要数学结论。所以在如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上述计算错误。

(二) 审题习惯严重严重缺乏

该校高年级小学生依然未能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常常会出现未认真审题就盲目开始计算的情况,这不但影响他们的计算速度,也影响计算正确率。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一课教学中,教师给出了97×3596这样的题目,它的计算烦琐,容易让学生出错。在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发现其算式中的整数部分97和后面的分母96数字接近,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97拆解成“96+1”,再用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简便计算,得出:

97×3596=(96+1)×3596=96×3596+1×3596=353596

相比生硬计算,这一算法更加灵活合理,计算强度被大幅度减轻,且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也有明显提升。当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还要强调一点认真审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存在于题目中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再配合认真检查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步计算过程,获得每一步计算结果。特别是不能忽视对计算方法的检查,这样的纠错行为对数学教学顺利推进来说非常重要。

(三) 自控心理不足

该校高年级小学生由于平时学习状态松散,所以在数学习题解题过程中缺少良好的自控心理。例如某些学生会在第一次计算时采用口算算法,而且对口算后的检验并不重视,甚至不检验结果,学习态度极其不认真。再一点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常常依赖家长的作业后检查或教师的批改来纠正错误。上述这些不良心态导致他们在数学计算题解题时养成了不爱检验的坏习惯,严重缺乏自控能力。

结合上述3点问题可以看到,该山区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缺乏良好心态,教师在教学方面也相对偏颇,未能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计算题解题方面时常犯错,这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 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纠错方法阐述

实际上,上文中已经针对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给出了两点纠错建议,下文将再集中介绍两点纠错方法,希望为该校高年级小学生提高计算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

(一) 强化思想意识教育

首先还是要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思想意识教育,激发他们提高计算正确率的自身意愿。到了高年级,小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学习心态,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在每次数学计算测试过程中都要做好3件事。第一,统计由计算不认真而丢的分数;第二,将计算不认真丢分与已得分相加,看自己能得多少分;第三,要找出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结合这3步骤让学生正视自身数学计算错误,改掉自己在平时计算过程中所常常出现的某些不良习惯。

(二)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要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数学方面,要学会如何审题,首先看清数字及运算符号,再思考要计算什么、怎么算、先算什么以及后算什么、如何计算才最简便等等。整体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检验”,全面培养自身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这是每一名高年级小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三、 总结

对于某山区小学高年级小学生而言,教师还应该结合正确教法首先调整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之前所遗留下的数学计算不良习惯,结合学生能力与意愿教授他们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在纠错过程中加以循序渐进的柔性引导,让学生首先在自信心上有所强化,并同时影响他们的计算行为,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

参考文献:

[1]邓长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纠错能力现状透视与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3).

[2]杨旭.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纠错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7):59.

作者简介:

罗杰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柳姑小学校。

猜你喜欢
纠错解决方法小学高年级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