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手工制作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手工制作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高效展开手工制作教学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手工制作;小学美术课堂;实施途径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在美术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与搜狐,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手工制作不仅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对小学美术课堂中合理展开手工制作教学的途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手工制作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手工制作当中,需要脑和手的有效配合才能够制作出相关制品,因此有助于良好的协调性产生于小学生的脑和手之间,在锻炼小学生的动脑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手工制作与小学生的性格相符,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美术课堂手工制作教学,学生可以在利用各种工具进行作品制作时,利用大脑不断构图,并利用手部操作将大脑中的事物采用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积极主動思考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1.2 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美术作品中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够提升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手工制作教学,可以在整个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进行全面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完成制作。小学生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作品制作中,小学美术教师通过绘画技巧的讲解,有助于在手工制作作品中将小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想象与绘画技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二者有效结合,才能够提升手工制品的特点和感染力。因此在积极展开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提升学生绘画技巧水平的基础上,将小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
2 小学美术课堂中科学展开手工制作教学的途径
2.1 营建和谐课堂环境
在实际展开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思维,实现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的全面培养。因此,营建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至关重要。
在和谐的课堂环境背景下,可以归还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给予小学生充分的鼓励,小学生才能够拥有充足的空间大胆表现,实现创新能力等得到各方面潜能的提升。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将手工制作教学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奠定基础。
2.2 综合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程,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综合应用,如剪刀、胶水、彩纸等,这些工具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还应综合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确保手工制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并实现对小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进行充分应用,实现开拓小学生视野的目标。
例如,在“脸谱拼贴”这一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生动、有趣的脸谱呈现出来,并有针对性讲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充满吸引力的视频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参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实物模型展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对这一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观察,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绘脸谱,为强化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小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手工制作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实现提升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艳华.我有一双巧巧手——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利用[J].黑河教育,2017(07).
[2] 黄洛霞.体验创意手工之乐 培育主动探究之能——小学美术创意手工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09).
[3] 欧素芬.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学美术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8(36).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