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同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构建路径

2019-06-24 02:34张敏杰吴锐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

张敏杰 吴锐

摘 要:“双师同堂”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是探索“高校-学校”协作培養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双师同堂”能够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基于滁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双师同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构建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4;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5-0109-03

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践行以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采取“高校—幼儿园”协作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积极与幼儿园开展合作,并共同构建教学改革实践应用平台。其中“双师同堂”是践行“高校—幼儿园”协作育人的重要路径。而如何实现“高校—幼儿园”协作的“双师同堂”教学?基于我校《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双师同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构建路径。

一、《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的提出

《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是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以及实践的操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首先,在理论方面,学生需要系统把握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规律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策略、原则、方法、评价、组织、实施以及指导;其次,在实践方面,学生需全面把握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此外,该门课程还要求学生要具备观察儿童以及与儿童、家庭、同事沟通与协作的实践能力。由该门课程的特点可知,需要授课教师即是理论教学的“行家”,也是实践实训指导的“掌舵手”。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来源于各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理论功底较为深厚,但相关的实践实训指导经验缺乏。“双师同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困境,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同时解决校内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缺乏有效的衔接的问题。

为实现本科高校教学与幼儿园实际需求的衔接是进行《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原因,也是保障改革质量与实效的重要指标。与幼儿园积极合作,共同构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应用平台是架通校内教学与幼儿园实际需求相衔接的桥梁。我校与所在地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实践应用平台。基于实践应用平台的建立,根据课程安排,邀请幼儿园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双师同堂”教学。担任双师同堂的幼儿园教师具备丰富的幼儿园实践经验,在幼儿美术教育组织、指导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校内教师团队具有深厚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功。“双师”合作,将能够兼顾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需求,并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实践基础。

二、《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的前期准备

(一)制定教学计划

为充分利用资源,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对教学场地、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了前期计划。首先,在教学场地上,理论教学场地申请在综合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场地会结合教学所需,申请学院能够利用和适合的实训室开展,以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贯通;其次,在教学准备上,制定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教学大纲计划购买所需教学材料;在教学内容上,将课程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其中理论教学模块包括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概述,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的特点及教育策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实施与评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融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能力的分析,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模拟教学,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融合的模拟教学;在教学流程安排上,包括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环节,课前物质材料准备环节,“双师”引导授课环节,创设问题情境环节,提供指导环节,师生讨论环节,总结、点评环节,提出教学改善意见的评价反馈环节。

(二)构建“双师同堂”的教学形式

双师同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支持式、互补式、平行式同堂教学[1]。该课程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知识,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性质,“双师”经过协商采取较为适宜的“双师同堂”教学方式。对于要求高的纯理论类内容,如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概述,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的特点及教育策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实施与评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融合采用支持式同堂教学法[2]。即由我校校内教师负责主讲,利用问题导向、讲授、讨论、情境教学的方式传授主要教学内容、发出课堂指令,校外教师负责配合主讲内容,进行引导、观察和讨论;对于要求高的纯实践类内容,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能力的分析,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以及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融合的示范演示以及模拟教学同样采取支持式同堂教学法[3],校外教师负责主讲,利用讲授、演示、项目教学、练习的方式传授主要教学内容、发出课堂指令,校内教师负责配合主讲内容,进行巡视和指导操作;对于要求熟悉和了解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原则等采用互补式同堂教学[4]。即课堂上两位老师交替对同一学生群体进行内容相关互补的教学的模式,表现为以对话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或根据教学内容,相互配合,教授个人专长的部分。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从不同角度扩充知识面。

三、《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确定教学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双师同堂”教学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幼儿美术教育人才。为实现该课程目标,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定位为实现该课程目标的分目标。首先,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应如何进行“双师同堂”师资团队,教学内容选择、设计、组织、评价,教学考核构建;其次,探索基于“双师同堂”教学,是否能够在幼儿园教师的协助下,帮助校内教师以及学生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再次,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开展的具体教学方法。通过“双师同堂”教学的开展,寻找适宜双师同堂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二)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目标的设定和“双师”的协商,将《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保障教学内容的有序组织,着手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从两个维度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第一,“双师”根据专长分别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讲授,其中校内教师重点讲授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的特点,校外教师重点讲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实施、评价以及教育策略;第二,“双师”协作指导学生开展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以及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融合的活动设计、说课以及模拟讲课。其次,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校内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开展实际需求之间的衔接。在开展学前儿童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以及其他领域教育活动融合的过程中,“双师”与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校内教学应如何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达成衔接,如何真正实现在校所学能为幼儿园所用。再次,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开展的具体教学方法。拟运用案例教学、观摩优质课、实践训练、模拟试教、示范演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的积极和主动性,夯实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确定具体教学方法

基于《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双师同堂”教学的支持式、互补式、平行式的教学方式,《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双师”经过协商采取提出了较为适宜的具体的“双师同堂”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第一,讲授法。基于对《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教学任务、内容、原则、特点、评价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化《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式和方法。第二,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对《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重要知识点的讨论,如,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导入、如何提问等,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新旧知识链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案例法。通过分析《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绘画、美术欣赏、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开展的精品视频案例、文本案例加深学生对绘画、美术欣赏、手工制作教学活动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第四,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针对教案叙写、说课、讲课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四)确定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课前准备阶段。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每节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双师”通过协商进行教案编写,PPT制作,教学材料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分组,并在微信、QQ、微博的网络交流平台进行需要学生预习和思考的内容,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和时效性;其次,课程实施阶段。“双师”基于各自分工完成教学任务。按照课前的小组,各小组根据所关注的年龄阶段以及兴趣,选择《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需要进行操作练习、讨论以及模拟试教的教育内容(绘画、雕塑、手工、環境布置、工艺美术等皆可),拟定小组的操作练习、讨论以及模拟试教的主题;按照教学活动设计、说课、试讲的基本的要求,小组内部明确各自需负责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说课稿叙写,说课及试讲ppt、试讲教具制作,挂图、视频、音频、笔、纸等材料准备,说课、讲课演示人员的分工与合作方案制定;课前不同小组间进行教案互评,撰写教案意见;课上由演示人员进行说课以及讲课演示;其他小组依据说课、讲课各环节的要求和规范进行评价;各小组修改教案、说课以及讲课的不足之处,并撰写反思。基于学生表现,“双师”进行及时的演示、评价。它不仅能使学生及时修正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拓宽思维空间、提高综合能力。最后,课后总结阶段。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全部完成,课后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应总结。总结包括: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教学活动开展的状况、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宜性、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及学习状况、教学反思等,以便进行过程性评价,更好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玉林.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及其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19):79-81.

〔2〕王杏飞.“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的路径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143-145.

〔3〕张敏杰,胥莹莹.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昌吉学院学报,2018,(03):76-8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陶行知生活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