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
摘 要:小学教学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还是要把握对课本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时,学生的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对课堂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学习情况来开展自己的课堂,可以在课堂上举出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在分层教学中尽量包含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质,为分层教学提供保障。
关键词:分层教学;核心素养;研究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更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太适应现在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了,教师应该对以前的教学模式实行创新,将教学的精力也要放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为学生将来更为全面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现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等级,尝试开展分层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现在已有的水平上进步。
一、对教学内容分层——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
教师想要有高质量的课程,帮助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就要自己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层次的分析与理解,然后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在不断探索、尝试和理解中对自己的教学课程慢慢做出调整、改进和完善,不断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在教学中加入教具和具有趣味的数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不仅要教授书本上基本的公式、概念等,还要思考这样合理安排、优化上课的课程结构,采用哪种教学方式、主题是什么等。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安排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知识点的传授。使得数学课堂上,不同层次的教学能够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让学生更加快速理解知识点,探寻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并且能更牢固掌握它们。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其中的运算本质,教师可以先借助学生熟悉的整数运算进行计算,让学生学习有一个引入:“25×7=?”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175,再根据这个式子循序渐进地给出变形的小数的例子进行计算,如“2.5×7=?”“25×0.7=?”“0.25×7=?”“0.025×7=?”“25×0.07=?”等,教师直接给出这些式子的结果为17.5,17.5,1.75,0.175,1.75,让学生对这些式子和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多组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下,学生对小数的乘法运算就会有一些了解,让学生观察式子与结果,找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然后归纳总结,找到小数乘法的本质,总结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数乘法的计算,对总结的规律进行验算。为了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学习,将这运用到问题中,让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再次出一个应用题给学生计算:“用公交卡坐一次公交车需要1.6元,现在小明等6名同学都用小明的卡坐公交车,一共要花费多少钱?”通过应用题的计算,学生对小数的运算本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就会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运算了。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巩固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合理设计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可以拿一箱牛奶过来,可以发现里面的牛奶排列紧密,先不告诉学生里面有多少盒牛奶,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箱子以及一盒牛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讨论,看一个箱子里能装多少盒牛奶。然后深入探讨,教师想要将这箱牛奶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想要在牛奶箱外面包一层漂亮的彩纸,让学生们计算这个牛奶箱的表面积,然后得出需要多大的彩纸。就这样通过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计算、交流,让学生直观体会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面积计算的本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二、对教学提问分层——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也都是为了应试而开展的,在教学时就是填鸭式教学,大量给学生讲述一些结论、概念,但是很少给学生仔细分析一些公式、概念的前因后果,学生一昧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然后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这些教学都是枯燥无味的,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课堂就失去兴趣了。其次,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能力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学习进度和认知程度是不同的,而有些教师的课堂却很少考虑到这些。所以,在小学教学时,要多尝试一些新的、合理的办法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被动学习的现状。而在课堂上合理设计一些分层次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学习,并通过这些问题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教师就能及时对自己的课堂做出调整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紧张感,在课堂上不再分散注意力和偷懒,一步步提高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往往对余数不太能够理解清楚,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简单讲述计算方式,学生学习总是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数学学习能力就很难提升了,也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核心素养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分层课堂。在正式开始上课时可以引领学生回顾学过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2×12=?”“4×9=?”“30÷6=?”“24÷2=?”由这些简单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回顾已学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以前学习的掌握情况。再利用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小明家里有4口人,中秋节爸爸买了12个月饼,每个人能分几个?如果爸爸买了17个月饼,每个人能分几个?”学生对题目进行阅读理解后,根据理解列出式子得:12÷4=3(个),17÷4=4(个)……1(个)。通过计算发现,17个月饼每人分4个就会多出1个,借助这个情境就开启了“余数”的学习,让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强化已学的知识,更快理解新的计算,让学生慢慢练习和讨论,一点点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在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提问,将教学的内容分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像“7×(9+12)=?”“13×19-13×9=?”这样的基础题,可以让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进行解答,让他们多做一些基础题,让他们熟练掌握运算的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像“8×99=?”“37×49=?”这样的题目,利用乘法结合律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比如99可以看成(100-1),49可以看成(50-1),这样拆分后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式子就变得简单了。这样的题,可以让熟悉运算却缺乏创新的学生去回答,以便发散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那些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较强,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拓展题,比如“28+42+70=?”。这样的题利用乘法结合律来解比较困难,不仅需要学生能熟练应用规律,而且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将28分解为14×2,42分解为14×3,70分解为14×5,式子就变为14×(2+3+5),就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在不经意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思维发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分层——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
在数学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教师为提升自己课堂的质量,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教师也在利用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创新自己的课堂,丰富课堂内容。通过多媒体应用与教师分层教学方法的结合,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數学知识和一般的练习的解题思路外,在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多交流,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理解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有利于集思广益,发散思维,进行思维碰撞。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设计,让小组之间进行分层探究与思考,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思维的创新。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比如“12+24×(27-2)-16-12÷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比赛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确,不同的小组、不同的个人根据自己学习的掌握情况,会有不同的想法。因为这个式子里面基本包括了加减乘除的运算,不少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有的人或小组在学习时掌握不够好,就会在计算时直接从左到右计算,弄错计算顺序,结果有误;有的学生就会慎重观察题目,相互交流,将计算分解,找到正确的计算顺序。在相互探讨和出错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帮助学生在以后计算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节课时,学生学习了许多不同的图形,为了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将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与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进行找形状和猜测物体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塑料板,然后随便说出一个形状,比如“长方形”,然后让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众多形状的塑料板中将这个形状的塑料板全部拿出来,随后让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去交叉检查其他小组学生拿的对不对;或者是让数学能力强的学生闭眼猜图形的形状,让数学能力差的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在游戏中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的学习中,数学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因为在考试中有这门学科,更是因为数学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过分层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课堂内容,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长期坚持下,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