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钢琴二重奏(八)

2019-06-17 08:42李世卫董海珠
钢琴艺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二重奏重奏漫步

文/李世卫、董海珠

钢琴二重奏课堂之“一二三”续

上一期的连载我们聊了在一架钢琴上,通过四手联弹方式导入钢琴重奏学习的概念。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双钢琴条件下二重奏的学习与应用。

如今,在音乐学院和各类师范院校、综合大学音乐专业的院系中,许多正规的教室和琴房都配有相等规格的两架钢琴,有的还是三角钢琴。这样的配备,使得双钢琴的教学与演奏具有了可操作性,学生有机会真正体验双钢琴演奏,教师也有机会传授和辅导双钢琴演奏。

笔者想和大家先分享讨论如下的话题:双钢琴入课堂是以集体课的形式还是个别课(这里指单组授课)的形式?换言之,是通过若干组一起上课,以“互相聆听”“互相交流”“互相指点”,同时老师以“仲裁”点评的“角色”进行教学,还是老师针对单组分别授课?或许会有老师和同学觉得,这似乎都不算是问题,但是,笔者就此思考了很长时间。这里,我们把两种形式的内在机制为大家解析一下。第一种方式更像是研讨课,课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十分重要。除了演奏,还要求学生能通过组织好的语言来表达,来评价某种演奏,而教师更要从中整理出更为清晰的评语,既要总结分析,还要提出学生可能疏忽的问题;第二种方式更像是传统方式的钢琴指导课,学生能够比较直接地在弹奏上掌握一些技艺、积累一些经验,能够就事论事地解决眼下的一些问题,学习的参与感与第一种方式有一些差距,但收获可能更直接、有效。对于这两种方式的授课,我们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孰优孰劣问题,而是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集体课的设计

首先是选择学生。参与的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演奏能力、交流能力和良好的主动参与态度。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定好曲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演奏准备和文案准备。一般一次集体课可以安排四到五组学生,开始时,让每组学生自行介绍演奏的曲目,介绍的内容可以是作品本身,也可以是合作练习中的心得,当然也可以是兼而有之;然后,分别演奏;待演奏结束,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想调动更大的积极性和挑战性,教师可在课上临时组合学生进行演奏(这种方式适合在讲解相同曲目时采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可能也会更加投入和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一堂课很可能变成竞奏,这对把握课堂气氛和节奏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当然这样的集体课有一定的难度与不确定性,不同批次、组合的同学会有较大的落差,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这样的课堂流程中,适时的调整节奏和评判的角度、方式。教师此时不仅仅是音乐上的指导者,还得是心理上的引领者。

个别课的设计(指对单一组合授课指导的课)

这是一种接近传统钢琴个别教学的形式,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独奏课,这一点有时很难区分,老师可能会很容易在这样的课上去教学生“弹钢琴”,反而会忽略两个学生的主导和主动性,成为单纯的“我说你听”式的教学;而学生此时也会比较懒于思考,只是接受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这样的重奏课虽不能说没用,但却不应该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艺术从来不是“教”会的,独奏其实也是如此,然而限于一对一的形式,独奏较难摆脱学生的演奏会受老师影响的事实,而重奏的一对一(一组),要力求发挥每个学生身上的艺术特质,追求组合表现出来的最终声音形象和效果。这样的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调换声部的方式,让两个学生相互体验对方的音乐,或者老师也参与其中,演奏一个声部。总之要多尝试一些手法,不可一成不变。

那么,双钢琴课究竟以哪种形式进行更好?笔者以为,这两种形式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之分。因为学生的情况是多样性的,教师本身也会有自己擅长和并不擅长的方式。我们认为双钢琴课的阶段性设计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相对固定一个学期或学习阶段,以某种形式为主,但又不排斥另一种形式。教师必须进行学期或阶段性的规划(不是笼统的计划,是可以量化、具体化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周期中,怎样有机地组合集体课与个别课,也是对习惯于“一对一”教学的教师的一种新要求。

双钢琴重奏学习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曲目的安排与选择。笔者接触过一些想进入双钢琴实践领域的师生,他们上来通常最先问的就是:“老师,能否推荐一些双钢琴作品。”或者是“老师,您用的这个作品非常棒,请问谱子哪里可以找到?”这些问题总体上反映的是:学生还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双钢琴重奏,而对于其曲目的来源,更没有花太多的精力时间去考察,这与他们对钢琴独奏文献的挖掘运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几百年的钢琴艺术史中,独奏文献不胜枚举、汗牛充栋,钢琴二重奏历史与独奏艺术的历史几乎也是同步的。然而,在数量上,双钢琴曲目所占的比例较小。原创的双钢琴(或为两架键盘而作的作品)曲目今天广为流传的就更少。从录音的黄金时代,到当今各种数字音视频文件,我们粗略地考查了一下,原创曲目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都是改编曲,诸如乐队作品、独奏作品、室内乐作品及声乐作品,等等。这从一个侧面反过来说明,双钢琴重奏作品的选择范围是非常之大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双钢琴形式对音乐作品的推广与传播的力度不容小觑。这也是双钢琴艺术形式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它的“艺术使命”。

写到这里,我们仍不忘给大家一点儿“实料”,在此给大家一个有用的推荐,考虑到实用性与经典性的结合,我们将在这里介绍一本双钢琴重奏教材性质的曲选,无论是集体课,还是个别课的形式,都可参考使用。这本书即《双钢琴精选曲》(Essential Two-Piano Repertoire,20 Late Intermediate To Early Advanced Selections in Their Original Form , Baroque to Modern.),该曲集由阿尔弗雷德出版公司出版(Alfred Publishing Co., Inc.),所选的作品选取时间,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跨越两百余年,涉及多种音乐风格,精选了十一位作曲家的二十首作品,每首篇幅不长,非常适合课堂使用,具体曲目如下。

第一首,约翰·马蒂森(Johann Mattheson,1681——1764)的《为两架键盘而作的组曲》之《阿拉曼德舞曲》。这是一首充满装饰效果的华丽对位作品,两架钢琴演奏时的呼应构成了乐曲的趣味性。

第二、三首,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 的《为两架键盘而作的四首小二重奏》之2和4。其中,这首之2的作品舒缓而富于情感,是管窥其所谓“抒情风格”的一个比较好的曲例,也是洛可可风格美学的一种样式。之4的作品是快板。一首需要弹奏的精细灵巧的舞曲,充满谐谑与机智感。

第四、五首,分别是安东尼奥·索勒(Antonio Soler,1729——1783) 的《C大调第一协奏曲》的两个乐章:行板、小步舞曲。可能大家对索勒不是很熟悉,他是巴洛克后期至古典时期的西班牙作曲家,深受斯卡拉蒂创作的影响。第一乐章甚是宏伟高大,第二乐章则如涓涓细流。

第六、七首,分别是J.C.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1782)的《G大调奏鸣曲》(作品15之5)的两个乐章——快板、小步舞曲。他是对莫扎特产生很大影响的一个音乐家,通过他的音乐我们似乎能看到莫扎特的“影子”。

第八首,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D大调奏鸣曲》(作品448)第二乐章行板。莫扎特的这首双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双钢琴原创作品之经典,是被演奏和录制得最多的作品之一。

第九、十首,是由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作曲、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编配的《六首卡农练习曲》之2和4。对于熟悉双钢琴音乐的人而言,这六首卡农练习曲是有相当的知名度的,也是历史文献中的名作,演奏它们有一定的难度。

第十一至十五首,是由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的《圆舞曲》(作品39) 之1、2、11、14、15组成。勃拉姆斯的这套圆舞曲广为流传,其丰富的音乐性在其包含的十六首小曲中得以充分展现。这里选择的五首,音乐形象都很鲜明,且极具表现力,是音乐会常用的精致小品。

第十六首,库朗克(Emil Kronke,1865——1938)的《谐谑曲》选自他的《抒情小曲集》(作品94之5)。库朗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欧洲晚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这首小品轻盈、流畅,两架钢琴需要配合默契,要有一种“同呼吸”的感觉。

第十七首,是非常著名的,也是双钢琴常演之曲,选自阿连斯基(Anton Arensky,1861——1906)《第一组曲》之2的《圆舞曲》。阿连斯基是俄罗斯19世纪末重要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学生中包括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这样的音乐史重磅人物。这首圆舞曲异常的优雅高贵,音乐行云流水一般,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第十八、十九首,是格里埃尔(Reinhold Glière,1874——1956)的《悲伤圆舞曲》和《尚松》, 选自他的《六首小品》。对格里埃尔的名字,国内的音乐爱好者们应该是熟悉的,他是俄罗斯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有意思的是,即使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估计也没听过多少他的作品,他的音乐在中国流传得并不广泛,只在一些钢琴教程中,偶尔会看到他的作品。格里埃尔的音乐还是侧重抒情与可听性的,这里选的这两首双钢琴小曲,也是很别致的。

第二十首,也是这本曲选的最后一首,是哈恩(Reynaldo Hahn,1874——1947)的《忧郁随想曲》。对于哈恩这位作曲家,估计大家更加不熟悉,他是一位身世颇为复杂的犹太血统法国音乐家,母亲是生在委内瑞拉的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后裔,父亲是汉堡的犹太商人。哈恩在巴黎有个著名的同学——拉威尔。哈恩的音乐细腻敏感而略带神经质,当然并非指他的全部创作,而是这首双钢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绪。

以上就是这本曲集所收录的二十首乐曲的概括。双钢琴曲集目前在市场上逐渐多了起来,因此如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关键的。作为学习钢琴二重奏演奏实践,搭建一套较好的学习、练习、演奏曲目,是对自己音乐技能、修养、功底的考验。(待续)

猜你喜欢
二重奏重奏漫步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酒杯二重奏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漫步春天
忆中伞
漫步在冬日仙境